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傾國紅顏:大燕女皇

《》鳳唳九霄天下寒 第362章 :機會 文 / 自由精靈

    第362章:機會

    殷玉瑤正暗自思索著,不提防緊閉的門扇突然打開,從內走出兩個人來,陡然看見她立在階下,俱務大吃一驚,爾後伏倒在地,重重叩拜道:「參見皇上。」

    殷玉瑤回神,擺手令他們二人起身,凝目細看之,卻並不認得,當下出語問道:「你們是——?」

    「下官乃議事院書辦,申元孟。」左邊面白無鬚的男子,率先開口言道。

    「下官也是議事院書辦,姓童,名銘。」

    原來,都是議事院新進的書辦,難怪自己不認得,不過,觀他二人形容,似乎比一般的書辦年長些,難怪言行舉止皆與眾不同。

    「怎麼,」殷玉瑤的視線掠過他們,朝屋內看了看,「都這個時辰了,還沒有退衙嗎?」

    「啟稟皇上,今日該我二人當值。」

    「這樣啊,」殷玉瑤點點頭,抬步走進門內,口中繼續道,「似乎,你們正在討論如何開源之事?」

    「是。」申元孟看起來,比童銘更加能說會道,這次也是他接過話頭,侃侃言道,「主之憂,臣所慮,皇上一心要興國安邦,微臣等自當殫精竭慮。」

    「很好,」殷玉瑤讚許地點點頭,「不知兩位可有什麼好的法子?」

    「皇上,請跟微臣來。」

    申元孟自小飽讀詩書,也是個頗想有所作為的人,兩年前千里迢迢趕赴京城,一舉得中,很快從同屆士子中脫穎而出,被洪詩炳選入議事院,任書辦一職,這段時間以來,眼見著大燕國蒸蒸日上,而殷玉瑤治政賢明,正想尋個時機,向皇帝一展自己的才華,不想時機,卻在不知不覺間降臨。

    在桌上攤開張宣紙,申元孟筆走龍蛇,往日腦海裡那些模糊的構想,在這一刻忽然變得無比清晰:

    「皇上,據微臣所知,也牧共有大小部落一百三十餘個,老少人口兩千餘萬,這樣龐大的一支力量,我們從前卻甚少注意,況很多有識的也牧貴族,嚮往我國文化,一旦開通邊貿,他們將習慣向我們購買一應物品,如此,我國豐盈的產品,將能變成大把大把的銀錢。」

    「可是,」殷玉瑤目光銳利地盯著他,「你忽略了一個事實——也牧人很缺『錢』!」

    「缺『錢』?」申元孟聞言,頓時一怔。

    「不錯,他們有大片的沙石地,有一片片綠洲,有駱駝,有商隊,卻缺錢!他們與他國人交易,通常都是以物換物,不得已才動用錢鈔。」

    申元孟愣愣地看著她,一時作聲不得——他一直以為,殷玉瑤不管如何有見識,到底只是個「不出宮門」的女人,目力所及,能涵括整個浩京城,便算不錯了,而此番談話,顯然給了他不小的衝擊。

    「如果要想和也牧人交易,」殷玉瑤的目光重新落回紙面上,「就必須先讓他們有『足夠的錢』。」

    「皇上的意思是——」申元孟何等聰明,一點便透,「先大量購買他們的物品?」

    「不錯,也牧人所出產的珠玉、駝絨,向來是諸國貴族最喜歡的,我們可以購進加工之後,再轉銷他國,最重要的是,」殷玉瑤說到這裡,頓了頓,「他們的沙地裡,埋著無窮的金子!」

    「金子?」

    「對,金子,本是鑄造錢幣極好的材料,可是也牧人不會冶煉鍛鑄之術,淘出金沙來,也只能大斗大斗便宜地買給他國,根本不能實現其價值,故而——」

    「我們應當先派一批能工巧匠,深入也牧,淘金鍛金,使之成為可以流通的貨幣?」申元孟異常興奮地接過話頭。

    「直接以金鑄幣,過於高昂,且不便流通,不如仍打造成金條,讓當地的也牧人,用金條兌換我國的銅幣……」

    申元孟越聽,越是心驚——如此一來,不但大大提高了燕幣的含金量,而且,照此方案繼續下去,不消十年時光,便可通過貿易,將偌大的也牧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是,這樣的法子,殷玉瑤想得到,為何其他諸國,卻從不曾有人打這樣的主意?

    殷玉瑤瞥了他一眼,似是看出他的想法,淡然道:「流楓地大物博,自然不將這樣一筆小利放在眼中,陳國和金淮則是鞭長莫及,而我大燕幅員遼闊,與諸國多有接壤,得天時、地利、人和,正是天予其便,為何不取之?」

    申元孟茅塞頓開,深深伏頓於地:「微臣愚鈍,多謝皇上指教。」

    「你並不愚鈍,只是對域外民風民情所知不夠詳細,而我朝也並無人著述此類書籍——」她說著,目光忽然一閃,「倘若朕派你往域外考察,你可願去!」

    「微臣願意!」申元孟喜之不盡,迭聲答應。

    「微臣也願前往!」童銘哪肯放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趕緊著也表態道。

    「你們也別開心得太早,」殷玉瑤掃了他們一眼,「也牧黃沙漫漫,條件極其惡劣,你們到底能不能深入其腹地,尚是個未知之數,倘若此行不能完滿,朕必會重罰。」

    「是!」兩人肅容應聲。

    「這樣吧,自明日起,你們便開始詳細地做功課,查閱各種相關之處,若有不懂之處,多向他人請教,朕會令人給你們配備相應的物資,待準備完畢,你們便啟程吧。」

    申童二人再次斂衽施禮,恭恭敬敬地將殷玉瑤送出門外。

    「想不到,皇上雖為女子,卻有這般見識,實在難得。」回到院中,童銘忍不住脫口稱讚道,申元孟卻緊抿著雙唇,一言不發。

    「你怎麼啦?」童銘奇怪地瞅他一眼。

    「我在想,皇上常年呆在深宮之中,如何知曉數千里之外的事?」

    聞得此言,童銘也是一陣愕然,繼而攤手道:「似你這般聰明之人,都不能明白個人究竟,更何況愚魯如我?」

    「你愚魯嗎?」申元孟卻頗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童大人,你其實比在下聰明太多——適才皇上面前,你不言不語,卻看在下出乖露醜,最後卻抓住時機討了個便宜,如此的大智大慧,還能說是愚魯?」

    童銘臉上的神情頓時變得極其尷尬:「申大人,你著實誤會童某了,童某向來口笨舌拙,又是在聖駕面前,哪裡敢胡言亂語半句?至於機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咱們兩人聯袂天涯,至少有個說話的伴兒,難道,不好麼?」

    「好,當然好,」申元孟笑了兩聲,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申某不過就是同你開個玩笑,看看,急出這一頭的汗來。」

    童銘卻面皮子一派紫漲,扭著他只想解釋,申元孟仰頭打個呵欠,手掩雙唇,藉機敷衍道:「累了,還是趁這會兒功夫,小睡片刻吧,明日還要早朝呢,童老弟難道就不怕,在聖駕面前出錯?」

    申元孟頓時不作聲了,他本就不擅言辭,明知童銘是有心搪塞,卻也只能訥訥地丟開手,打住話題。

    次日早朝之上,殷玉瑤果然提出向也牧開放互市一事,向眾大臣們詢問意見,出乎意料的是,殿堂上竟一片沉默。

    殷玉瑤唇邊緩緩浮起絲笑:「看來,英雄所見略同,此言果然不假,爾等皆是我大燕國的精英,不管待人也好,做事也好,目光都須得放長遠些,既如此,此議通過,洪詩炳,你會同議事院所有臣屬,立即著手辦理此事吧。」

    洪詩炳卻怔了怔,方才出列,拱手道:「微臣,遵旨。」

    及至退朝,回到議事院中,洪詩炳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整個議事院頓時鴉雀無聲。

    「到底是誰,向皇上提議的?」銳利目光從眾人臉上掃過,洪詩炳的口吻極其嚴厲。

    說起來,這主意本是申元孟出的,此際他卻一派沉默,不時拿眼睃一下童銘,他的神情,立即被洪詩炳看在眼裡,立即點名叫道:「童銘!」

    童銘打了個顫,眼中卻不禁浮起委屈之色:「大人……」

    才剛說了兩個字,卻聽洪詩炳猛可裡喝道:「是你向皇上提議,開放互市的?」

    童銘神情慌亂,不由向申元孟投去求助的一瞥,對方卻轉開頭,對他的眼色視而不見,童銘沒奈何,方才硬著頭皮道:「是……」

    「你既有這想法,為何不事先知會上司,細細議定,再呈於駕前?」

    顆顆冷汗從童銘額上浸出——他自入議事院以來,從未遭遇過這樣尷尬的場景,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偏洪詩炳像吞了火藥似的,咄咄逼人地將他揪住。

    其實,洪詩炳這樣做,也自有他的苦衷——殷玉瑤設立議事院的用意,一則減輕皇帝的負擔,二則也是為了更好地襄辦國事,倘若議事院上下近百人等,每日裡都蹦出一兩個新鮮主意來,必會導致朝綱混亂,各自為政——任何一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想法僅僅只是想法,要想將其付諸實踐,必須得經過一番認真的考查、反覆計劃周詳,盡可能地避免失敗,才能以最少的財力和時間,辦成最緊要的事。

    洪詩炳並不是個妒賢嫉能之輩,否則殷玉瑤也斷不會任命他為議事院院臣之首,統提所有議事院事務,他之所以發這麼大一通脾氣,完全是對事不對人,但聽在旁人耳中,卻未必是那麼一回事。

    一時眾人散去,挨了批的童銘卻依舊怔怔地站在原地,作聲不得。

    一個名喚方士元的同僚走過來,好心地拍拍他的肩膀,壓低嗓音安慰道:「不妨事的,老洪的脾氣就那樣,你也不是不知道,擱上一兩日,自然就風平浪靜了。」

    童銘的面色依舊很難看,倒不是因為挨了洪詩炳的斥責,而是因為申元孟的態度——他與申元孟,本是一起進議事院的,相互之間的關係說不上很好,但也說不上不好,尤其讓他想不通的是,開放互市,本是申元孟積極向殷玉瑤諫言的,而且諫言立即被採納,為什麼當洪詩炳開口責問,他卻有意撇清自己,如此不敢擔責任,只想著甜頭,不願受責難的態度,讓他真的難以接受。

    如果不是在議事院中,礙著同僚們的面子,童銘當即就想發作——他雖然性子篤實,卻也不是由著人欺負的軟柿子,況且聖命一下,他們必會被任命為正使與副使,倘若彼此間的關係出現問題,以後要如何共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