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紅樓之庶子有為

《》正文 弊案了結殿試展才 文 / 鳳初鳴

    弊案了結殿試展才

    在所有人忐忑不安中,皇帝的聲音繼續迴響在殿堂。

    「……御史有風聞奏事之責,但是僅僅憑會元年紀小沒有名氣就斷定會元作弊實在有些牽強,而且家裡人下注參賭只是湊個熱鬧玩玩罷了,也難以做為證據。所以,朕命大學士駱養性,戶部侍郎李琰,詹事府左中允喬世寧,全部回本衙當差,此事不必再提。」

    皇帝話音剛落,蕭景鬆了一大口氣,考官沒事了,自然考生也沒事。

    蕭晨氣得咬牙,再看胡有恆如老僧入定,好像對皇帝的意見早有預料,完全沒有反應。

    其實胡有恆看駱養性進宮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是不想把這事捅大,他自然不可能跟皇帝對著幹。

    皇帝繼續說:「但是,科舉考試是國家掄才大典,絕對輕忽不得,絕不允許有任何作弊行為。所以,這次殿試閱卷方式要改一改……」

    皇帝故意停頓一下,看著下面的人都緊張地聽他發話,接著說:「以前殿試卷不彌封,不謄錄,當天交卷閱卷。這次為保公平,也為了讓各位貢士一表清白,此次殿試卷改為彌封謄錄,和鄉試會試一樣,至於閱卷還是採用『轉桌』法。朕親自指定八名閱卷官,彌封、謄錄、對讀由禮部抽調人手負責,朕親點錦衣衛做監視官。」

    旨意一下,有人喜有人憂。憂的人就是那些事先巴結過大官,期望能得到好名次的考生,這次殿試採用彌封謄錄,糊住考生信息,又叫書吏把考卷抄一遍,任何手腳也不能做。

    這時,錦衣衛官員把賈環帶到,跪在階下。、

    皇帝說:「這次會試的風波,也是因你年紀小卻高中會元,難以令人心服引起,如今朕給你一次為自己證明清白的機會,准你參加殿試,若是你沒有真才實學,別怪國法無情。」

    此話一出,賈環真的是感激涕零,跪伏於地,道:「皇上天恩浩蕩,給臣機會施展才學,臣萬死不能報答皇上隆恩。」

    蕭景也喜出望外,趕緊低下頭掩飾喜意。

    皇帝講完後回宮休息,內閣第一宰相胡有恆上前來一通沒營養的領導講話,再宣佈考場紀律,考試場次,交卷時間。然後開封試題,考試開始。

    監考的全是大學士尚書級別的高官,還有禮部鴻臚寺等一眾官員做後勤協調工作,陣容頂級豪華,一身身的玉帶蟒袍令考生緊張又眼暈。

    經過層層宏偉的宮門,莊嚴的音樂和隆重的儀式,尤其是得見皇帝龍顏,考生們無不緊張興奮,有的身體弱的還昏厥過去。

    只是殿試不為黜落考生之用,只為排名,考的最爛也是個同進士出身,外放做個州縣也是無比風光油水多多。考的好的可以進翰林院,就有可能做到部堂級高官,有拜相的希望了。

    所以考生們只是緊張興奮,心裡壓力並不大,都是面帶憧憬和希望。待看到發下的試題才傻了眼。

    考題是時務策一道,要求考生們對目前國家日益嚴峻的形勢拿出個治理方案來。

    考生們發了愁,這個國家表面上歌舞昇平,其實都是官方粉飾太平,除了真的頭腦僵成石頭的書獃子,但凡有點判斷力的考生們都能看出來。可是這國家百病纏身,不但問題多多,而且許多問題屬於歷史積累問題,解決起來極為棘手,讓他們這些只讀聖賢書,不問窗外事的讀書人拿治理方案,能想些什麼好法子來,有的人連國家多少省份,哪些窮哪些富也不知道呢。

    有考生置疑:「往年殿試不是考策論嗎?怎麼這次考時務了?」

    駱大學士說了一句:「有意見的可以不考。」

    果然薑是老的辣,只一句話就把有疑議的考生嚇的鳥悄不吭聲,連眼神都不敢有怨意。趕緊磨墨鋪紙,準備開動。

    這個題不是一般的難,先別說許多考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獃子,就是部分關心國家大事的考生也很難站在一種高屋建瓴的高度拿出可行的好法子,太新奇的恐有荒謬之意,會遭考官反感。最好是把那歷史上或是前朝有成效的改革法子套到本朝用用,再套些現成的聖人之語,反正聖人的話是不會錯的,歷史上用過的不能算悖論。

    賈環照例在動筆之前先磨墨構思,感受到一雙擔憂的目光,賈環抬起頭來朝蕭景站的位置給了一個「你放心」的眼神。

    蕭晨的眼光卻是冰冷如刀子刺過來,賈環毫不在意,繼續構思。

    很早以前他就在徐文璧的指導下考察民情關心國事,從來沒有放棄對國計民生的考察,後來經過將近半年的衝刺,更加深入研究國家時事,心裡也有點數。

    其它有眼光有抱負的考生也關心國事,但是不同的是,賈環兩世為人,得到的信息量更大,站的更高看的更遠,不但能從旁觀者角度看問題,又能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而且沒有那種忠君思想和恥於談利的士大夫思想的束縛。

    所以他看問題的深度廣度比其它學子更高一籌。這個國家已經是危機重重,如果再不改革,將來不亡於外敵也會亡於內亂,根子在於君主專政,權利沒有制約,當然這個制度在此時是絕對不可以碰的。

    還有軍事,敗政,吏治都有著種種積病,互為因果,解決起來麻煩不是一般大。

    這些種種問題解決起來都離不開一個「錢」字,把屯兵改為募兵制,要錢。整頓軍備抵抗建州韃子,還要錢。治理漕運,黃河,更是要錢。

    這種種問題,最要緊的就是解決當前財用匱乏的難題,先把這個解決了,其它問題才有解決的條件。

    賈環磨完墨,已經確定了解決諸多問題的關鍵點。

    關鍵點在於解決財政問題,這個難題解決了,其它問題就相對好辦些。這個國家的財務問題牽涉太廣,積病太深,小修小補不管用,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可是無論皇帝還是宰相還是朝中大臣都缺乏戰略眼光和改革弊政的魄力,只能尋找一個觸動不太大,讓人容易接受又有實效的法子。

    看歷史上那些改革推行下去,無不是阻力重重,血光四濺,甚至半途夭折,改革者大都沒有好下場。

    細究其原因,因為改革意味著利益再分配,必然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不把這個難題解決,就會引起局勢動盪,而這個恰是包括皇帝在內的當政者最忌諱的,要想考得好名次,符合聖意才是王道,只要皇帝滿意,一切好說。

    蕭景事先給他說過皇帝的喜惡,皇帝此人對目前國家危機四伏的局勢也是非常憂慮,想要改善,可是他才具平常,也無魄力,不能應付改革帶來的動盪不安,所以他凡事求穩,穩中求變才在他的接受範圍內。凡是引起國家動盪的,他都會排斥。

    可是改革的陣痛是難免的,如何將這陣痛降到最低呢?

    賈環繼續磨墨。蕭景看其他人已經開始動筆了,他還沒有動筆的意思,急得滿頭冒汗。裕王笑道:「這春寒料峭的天氣,四哥怎麼還出汗,你很熱嗎?」

    蕭景裝沒聽見,繼續著急。時間近半,這傢伙還不下筆,可見文思枯竭了,這該如何是好,神仙也幫不了他。

    如果這次賈環考不了好成績,難免會給人攻擊的口實,到時候就算能保得了他的性命,他的名聲也臭了,背個作弊的名,清流乃至整個士林都會不恥,他根本在仕途混不下去。

    賈環繼續機械地磨墨,一邊思考。

    農業國家的收入大多來自田賦,歷史證明,增加田賦會加重農民負擔,會引起大亂。不增加田賦也不行,清朝就是實行「永不加賦」的國策,卻又沒有找到其他增加財富的方法,所以仍然人民困苦最終亡國。

    怎麼辦?

    想起自己家裡探春在園子的改革,她把園子地基承包給個人,讓他們充分取利,好處是四樣,一是園子一年好似一年,二是節省工匠花匠工費,三是不致糟蹋東西,四是老媽媽們可以補貼自家。

    她這改革措施出發點不錯,發掘了園林的經濟價值,把消費型園子向生產型的種植園轉變。但是實施下去有缺陷,因為改革的受益者是一部分人,而不是大部分人。

    寶釵最有頭腦,看出這個問題,對探春的改革做補充,就是精簡手續,年終不用歸賬,以免被賬房吞了改革成果。興利節用也不能失了大家體面,以此獲得賈府當權者的支持。最重要的一條是讓那有營生的婆子們每年拿出幾弔錢來湊齊散給沒承包的婆子,也就是說改革的利益大家均沾,將改革阻力和破壞力降到最低,這才是穩當妥貼之舉。如果沒有寶釵這番修正補漏,探春的改革措施不一定能成功。

    果然閨閣之中也有治國之才。

    賈環由治家想到治國,有了大致方向,要想改革成功就要保證改革的利益讓多數人得到。

    可是怎麼讓多數人得利呢?改革就是把蛋糕重新分配,你的多了,他的必然少了,肯定起糾紛成為動盪因素。

    蛋糕就那麼大,無論怎麼分都會損害某些人的即得利益,而這些損失最終會轉嫁到最弱勢的普通百姓身上,最終會引起社會動盪。除非是把蛋糕做大,或是另尋蛋糕,這另一塊蛋糕在哪裡呢?

    考試時間過半,皇帝休息一會兒來巡場,看見所有人都埋頭答捲了,唯有一人還在磨墨沒有動筆。

    皇帝不悅,狠狠發射眼刀,你個死小子是怎麼混到新貴隊伍,連篇策文都弄不出來。

    再用眼刀戳會試主考駱養性,你個老東西是怎麼閱的卷?難道真的作了弊?

    駱養性委屈,會試卷都是糊了名的,不可能徇私舞弊,誰知道這傢伙在殿試上歇菜了呢。

    裕王大悅,看來這小子前兩場肯定作弊,必是有槍手,他能做到這一地步,定是蕭景為他安排,到那時揭出來,哈哈……

    苦苦尋思半天,磨了一大缸墨,賈環有了對策,開始下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只得不用草紙,直接在試題捲上答題。

    大殿月台上的黃金沙漏漏完,到了交卷時刻,賈環剛好寫完最後一筆。

    考官把卷子收起,中間有半個時辰休息時間,公家管午飯,四個饅頭一碗湯,絕對符合孔子的節約標準。休息過後開始下半場。

    第二題是寫一首試貼詩,以眼前春光為題,還要寫一首賦。

    賈環不善長作詩,但是只要會作八股文,寫其它文體不成問題,再加上經過才女林黛玉的指點,寫首詠景詩還能拿的出去,問題是怎麼在一大群才子之間露頭。

    賈環記起黛玉在貴妃省親時的表現,本來處心積慮想在元妃省親上大展奇才壓倒眾人,但是元妃只命每人做一首,所以她做了一首世外仙源: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香融金谷酒,」兩句充分表達了對天家富貴的艷羨之意,「何幸邀恩寵」之句則明顯地表示了對貴妃寵幸的受寵若驚之情,整首詩在文辭上清新不落俗套,在內容上更是投權貴所好。所以元妃誇道:「終是薛林二妹才高,非愚姐妹所及。」

    尤其是她替寶玉做的那首《杏簾在望》更好,起句「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描寫一幅清新動人的太平美景,結句「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歌功頌德。

    賈府多的是因沒有活路而賣身為奴的奴才,比如襲人就是因為爹媽快餓死了,才不得不賣身為奴。國家爛成這樣,百姓貧苦難以生存,連閨閣中人也閉著眼睛頌聖,說什麼「盛世無饑餒」之語,可見這拍馬屁歌功頌德已經形成風氣。

    頌聖拍馬不難,難得的拍的清新頌的別緻。

    賈環找準方向,摹仿黛玉的杏簾在望的寫法寫下一首春景詩,前三句描寫一幅平靜安詳,清新美麗的鄉村美景,末句頌聖,以「聖主賜豐足,萬姓感皇恩」收尾。表示我們的好日子都是聖明的皇帝賜予的,全國人民都萬分感謝皇上大恩大德。

    賈環寫完,自己都想吐,可是一想,社會風氣如此,連黛玉這樣世外仙姝似的人物都免不了隨波逐流歌頌「盛世」,他又何必清高,到了魚躍龍門最後一躍的關頭,何苦因為清高而毀了前程。何況這次殿試不僅關係到他的前途,還關係到他和其它人的名譽和性命。

    一咬牙,再寫下一首更加馬屁沖天,詞藻華麗的賦,然後交卷。

    作者有話要說:十一長假結事不啦,恢復日更,請叫俺勤勞小蜜蜂

    每次回復都只見晉江小受的菊花轉個不停,好在贈送積分還可以送得出去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