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殿傳臚連中三元 文 / 鳳初鳴
金殿傳臚連中三元
轉眼兩天過去,讀卷官把卷子閱完,每個捲上都劃有圈圈槓槓和閱卷官的簽名,總核官數圈槓定名次,將前十名送給皇帝御覽。
皇帝接到卷子先拿一份看了,這是建議制止土地兼併的,這土地兼併是陳年積病,國有法制,有功名的人可以享受免田賦徭役的特權,所以平常小民把自己的田送給官僚家,掛人家的名,再加上大戶強取豪奪,造成土地兼併嚴重,可是國家的財賦卻要只佔有百分之二十土地的平民來出,可不是入不敷出麼?所以這個考生提出的建議是建議禁止投獻,不許平民把田地掛到士紳名下,雖是正理,卻是空談,實施起來治標不治本,不好。
再看一份,這份卷提出了治本方法,要求官紳一體納糧服役,從根子上制止兼併。這倒是有見解,可是實施起來阻力太大,那些內閣相爺到尚書侍郎哪個家裡沒有上萬畝地,哪裡會同意。
再看第三份卷,是提議發展工商業,這法子好,可惜會引起動盪,前朝皇帝就下過旨意徵收商稅,被下面的人硬是抵制了。不行。
再看第四份,建議用提編法,把富戶按家產分等,以等抽稅。這可不行,那些富戶在朝中都有勢力,這法子也是容易引起亂子。
再看第五份,建議開源節流,節流措施之一是削減宮裡用度,裁撤驛站。皇帝更不悅,撤了驛站,那二十萬驛兵如何安置?弄不好成了流民會引起亂子。削減宮裡用度更不行了,向來只有以天下所有奉君主,哪有削減君主用度之理?真是可惡。
再看第六份,建議裁汰冗官,削減宗藩開支,雖然說的有理,可是實施下去必然引起震動,也不行。
一直看完前十名,都沒看到中意的卷子,皇帝又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前十名的考生確實都有些見識,都意識到了眼前國家亂局問題很多,要解決就要從整頓財務入手。不滿意的是這些人提出的解決方法都對原有的體制有不小的衝擊,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如果不能實行,再好的改革法子也是紙上談兵。
蕭景在旁伏侍,仔細觀察皇帝的臉色,知道他沒有看到合意的卷子,便說:「不如父皇再看看後十名的卷子,看有沒有中意的。
本次會試的會元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比前朝的名相裴琰還年輕了三歲,有人說他名不副實甚至說他作弊,還有人說他是文魁星君下凡,兒臣很好奇,請父皇掌掌眼。若他真的無才就以國法治罪,若他真有才學,也還他清白免的寒了天下才士之心,也為各位考官正名,豈不是好。」
蕭景說著心裡暗自祈禱,我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剩下的看你的本事,如果沒有真材實料,被刷下去也沒法子。
皇帝也好奇心起,十五歲的會元是有真材實料,還是撞了大運,或是舞弊,擺出來瞧瞧。
皇帝又命人取後十名的卷子,
一會兒後十名的卷子也呈上御前,第一份捲起頭說,國家財賦大部分來自田賦,然而土地出產有限,為了多獲收入,強力的集團會奪取弱勢集團的利益,弱勢的人去掠奪更弱的人,如此弱肉強食,把負擔層層轉嫁,最後落到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農民身上,於是百姓失去賴以謀生的土地,無以為生,終於揭竿造反,以致亡國。
這論點讓皇帝悚然,頭上隱隱冒汗,縱觀中國歷史,無數次王朝更迭,不就是農民失地過不下去嗎?這論點絕不是奪人眼球,而是事實。
接著,此卷筆鋒一轉,論道:在土地上創造財富不可行,可以發展貿易通過商業獲得財富。然後列出可靠數據,海外諸國喜歡中華之物,瓷器絲綢都是他們的最愛,可惜只有廣州一地允許通商,不利內外貿易,若是在沿海地區多開通商口岸,增加出口則可以賺洋人的錢補充國庫,不必剝削百姓。
在哪個地方開也設計好了,除廣州外增開上海,寧波、蘇州、杭州、福州、廈門幾處。如何管理海關如何徵收關稅,也有獨到的見解。
後面還附有皇帝關心的具體操作問題,以及成本問題,安全問題和理論上的支持。因為太祖有嚴令片板不許下海,所以此卷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增開口岸允許洋船入港,而不是中華之船出海,並不違反祖制。即不出海,便不需造船,只要修理一下商業會所和碼頭就行,所以成本也沒問題。安全問題不算什麼,我中華泱泱大國強大無比,何懼區區洋商,若是怕他們鬧事,只許他們的貨物入港,不許護船士兵入境,派官員妥善管理加以引導教化即可。
皇帝看這份卷提出的法子是開源而非節流,對各階層的利益觸動不大,而且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棘手問題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同時文辭優美,氣勢充沛。讀後只覺得如三伏天吃冰西瓜,渾身舒泰,讚道:「救時宰相也。」
再看後面的試貼詩,清新優美,又表達了拳拳忠君愛國之心,實在是難得的有才有德之士。
皇帝再次「龍顏大悅」,朝首席讀卷官瞪眼:「如此好卷怎麼會在十名以後?是老糊塗了還是有意打壓考生?」
胡有恆嚇得直抹冷汗,說:「這份卷的論點沒有先例……」
「先例,就知道先例,沒有先例的事你們就不肯做。」皇帝很生氣敲著桌子,「無非是不肯用心,不願擔責罷了,所以還沒做事就先想著尋先例,預留卸責的地步。就是你們這些人不實心辦事怕擔責任,所以才導致國事敗壞如此。」
胡有恆唯唯不敢再吭聲。
皇帝把前二十名卷子定好名次,然後拿了金剪刀親自裁開第一份卷的彌封,露出考生的真面目。待看見封面上的姓名,皇帝吸了口冷氣,愣住了。
早知道是他,就把他放在第三到第十名了,磨一磨他的銳氣,也保護他不再受攻擊,如今當著大臣的面定了名次,拆了彌封,這如何是好?
蕭景看皇帝有些猶豫,趕緊向皇帝下拜:「恭喜父皇得文魁星君輔弼。」
「文魁星君?」
「連中三元是百年一遇的盛事,如今有了連中三元的才子,豈不是文魁星君下凡。這正是聖主明天之德,才招致星君下凡輔佐。」
皇帝笑得瞇起眼,傳說中能得到文魁星君輔弼的,唯有明君聖主,說他得文魁君輔弼,不就是等於說他是盛世明君嗎?
沒有對皇帝直接讚美,但是馬屁仍然拍得對方無比舒爽。
皇帝一高興,提起筆來在捲上點下去。
定好名次,就要舉行宣佈登第進士名次的傳臚大典。傳臚即唱名之意。
天不亮,所有三百六十名新科進士齊集午門廣場前。
午門,是皇宮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如三巒環抱,環抱著一個方形廣場,大典之前,所有官員都在此等候,從左右掖門進入。中間的正門只有皇帝可以進出,例外的是皇帝娶親時皇后可以進一次,傳臚大典後,新進的三鼎甲也可以從這個只供皇帝進出的正門御道出去。這是天底下讀書人的嚮往,不僅是古代,就連現代人也是無比嚮往這種光榮。
所有進士都在頭一天住宿在鴻臚寺學習禮儀,準備三年一度的傳臚大典,今天天不亮就在禮讚官引導下於午門前集合,都是一樣裝束,頭戴進士巾,身穿深藍袍,腰繫青鞓帶,各懷不同心思,都是無比渴盼地望著午門正中那座大門,他們中有三個人將從這裡出去,享受讀書人的至高榮譽。
只有賈環用複雜的眼光看著這座無比尊貴的正門,經過試前地獄般的磨難死裡逃生,他對仕途前程已經不像先前那樣熱衷,能有幸逃得性命,還能參加殿試,已經是萬幸了。
那幽深的門洞,對別人來說是一個光榮的起點,在他看來,好像一個能吞噬萬物的可怕黑洞,不知道通向哪裡,也許前面是金光大道,也許是萬丈深淵,一腳踏錯就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知怎麼,想起一句戲詞:「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東方漸白,道道金光灑恢宏的皇宮大殿,雄偉的建築愈發顯得無比威嚴壯麗。
新科貢士隨著鴻臚寺贊禮官從掖門進入,過金水橋,穿過奉天門右側的昭德門來到奉天殿前,前面是一個可容納萬人的廣場,三層高的漢白玉台基上高大宏偉的奉天殿,從大殿到午門,排列著皇帝的法駕鹵薄,五顏六色的旗扇傘幡燦若雲霞,金光閃閃的刀槍斧戟絢爛奪目,整齊排列兩邊。
奉天殿前廊下兩側設中和韶樂,奉天門廊下設丹陛大樂,典禮開始,嘹亮的樂曲直衝雲霄。
文武百官穿朝服在丹墀內按品級站班,鴻臚寺官引新進士就位,排在百官東西班位之次,肅立聽取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大典,是國家給予讀書人的最高榮譽和尊重。
皇帝御殿升座,眾貢士及站班的文武百官山呼萬歲畢,宰相進一甲三名的卷子,開始宣制:「某年月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古代沒有擴音器,殿內的人說什麼,外面的人根本聽不見,宰相一唱名,在一旁站班為皇家擺威嚴的大漢將軍們就一個接一個的大聲喊:「一甲第一名賈環覲見………」
連喊三次,依次傳至殿外丹墀下。所以稱為傳臚。
賈環聽到唱名,傻傻地愣住,腿軟頭暈,好像身在九霄。前幾天還在暗無天日的地獄,現在突然升到光輝萬丈的天堂,換上心臟不好的人,只怕當場中風膈屁了。
難道是一場夢,夢醒過後還是冰冷的現實。
狠掐一下大腿,一點不痛,原來真是一場夢。
緊挨著他的第二名同學滿眼委屈泫然欲泣:「你掐我幹嘛?好痛。」
哦,難道不是夢?賈環再咬一下手指,這回很痛。
贊禮官見慣新科狀元失態發暈的德性,只是提醒他:「快進殿謝恩。」
賈環抖著腿跟著贊禮官進殿,謝恩畢,歸於御道之左六品級的班次。
「一甲第二名曾存仁覲見……」
「一甲第三名林彬覲見……」
「二甲第一名陳良策覲見……」
榜眼、探花也拜叩謝恩畢,分別歸於御道左右七品級的班次。一甲每名連唱三次。然後宣二甲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出班,其它的每名僅唱一次。三甲同進士出身若干名,也是僅唱名一次,不引出班,於殿外謝恩。
唱名畢,樂隊奏樂,宰相領新進士再行三跪九叩禮。禮畢,皇帝還宮。禮部尚書用雲盤承榜,黃傘前導,出承天門、午門。至東長安門外張掛金榜。
王公百官隨榜而出,狀元率進士隨出觀榜。
然後鴻臚寺官員領著三人到偏殿更衣,把藍色進士袍換成赤羅官袍,青鞓帶換成素銀帶,烏紗帽上邊簪大紅花,這就是三鼎甲的標準穿戴。
然後開始享受一個讀書人一生中的最風光的一天。禮部尚書親自領著新進士出宮,狀元、榜眼、探花得以走在正中間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這輩子只此一回。其它人分別走在兩邊。
賈環激動的兩腿發軟,暗自唾棄自己沒出息,但是能在御道中走一次真的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前世裡考大學前一年,爸媽硬帶著他去北京故宮,和許多人擠著從正門進出了好幾回,因為在古代除了皇帝,只有狀元才能從此門出去啊。而前世裡走過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這世裡走一遭,卻是名垂青史的榮譽了,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現在想來好像是做了一場夢。
狀元,不僅意味著名氣大,在仕途中起點比別人高,官運比別人順,還意味著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
兩輩子的夢想,變成現實突然來臨,足以讓人失魂。
出了午門,應天府尹已經準備好了傘蓋儀仗,親自給狀元披紅戴花扶上馬,大興宛平兩縣令為榜眼探花披紅扶上馬。然後扇、傘、旗、牌等儀仗及鑼鼓樂隊隨後,簇擁著狀元三人開始最□的御街遊行。
長安街上擠滿看熱鬧的人群,每三年都有一次這樣的慶典,老百姓熱情地表示瞻仰和歡呼,這一次的熱情更大。因為這一次的前三名都很年輕,尤其狀元不但是前所未有的年輕,而且還是百年一遇的連中三元。
「連中三元」一般只出現在吉祥圖案上,現實中很少出現,平均百年才出一個,意味著不但是省考第一,而且是全國考試第一,還是皇帝心目中的第一。賈環是本朝第三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和前兩個恰好相隔依次一百年,這種百年一次的奇觀,怎不引起全京城乃至全國的轟動。
尤其是少女們更是春心蕩漾,這次的狀元特別的年輕,打破四十年前駱養性當狀元時年僅十八歲的記錄。這樣的年齡九成是未婚的,這讓京城有女兒的豪門大家都打起了主意,那些當初因為嫌棄賈環庶子身份的人家後悔不迭,當時他還是小舉人的時候定下親事還有可能,現在人家登了頂再去議親,晚了。
所有人羨慕得不可言狀,少女們一邊議論狀元和探花哪個更帥一邊把籃子裡的鮮花水果扔過去,家長們則揪著孩子的腦袋猛晃,看,以後你要向大哥哥們學習。
賈環感動的寬麵條淚,嘖嘖,咱現在也有粉了,而且還這麼多,這麼狂熱。真想向他們揮手大喊:親們,俺愛乃們。
喜訊很快傳到了賈府,賈政懷疑是做夢,傻傻地呆著不說話,生怕一說話這夢就會醒來,發現只是一場空。看著「狀元及第」的金字牌匾,只覺得腦袋暈飄飄,快要飛上天了。
平均百年才出一個的連中三元,居然落到了賈家頭上,這豈只是祖墳冒青煙,簡直就是噴火花了。
現在榮府的管家除去賴大,只餘林之孝,接到喜報他並不是特別高興,而是有些為難。如果是寶玉中了狀元,無需吩咐,他自會把慶賀之事辦的妥妥當當,好看為上,哪怕把銀庫掏空在外面拉虧空也要打腫臉充胖子。
可是現在中狀元的是和主母不大對付的庶子,這該如何是好?老林是王夫人的陪房,自然要向著主母,況且他為人最謹慎小心,慶賀之事從不自做主張,只聽命王夫人王熙鳳姑侄二人,如果慶賀之典薄了他也不落埋怨,如果厚了,也不致被人遷怒。
王夫人看著這做夢都不敢夢到的至高榮耀讓一個庶子得到了,心裡是又酸又氣。
自己的親子寶玉還是喜歡和女孩兒廝混,即不願出仕立業,也不想把這個家撐起來。雖然近來也知道讀書上進了,可是他的天份明顯不在這方面。除非寶玉也能連中三元,可是這種百年一遇的盛事不大可能再落到賈家,就算寶玉也中了,在科名上還是比賈環晚一輩,在官場上重科名排序之禮,早一科的就是前輩,兩人就算同時入閣為相,寶玉也得排在賈環的後頭。
先前她還能恃嫡夫人身份壓制庶子,可是如今的賈環貴為天子門生,除了皇帝和權臣,沒有人能壓得住他,連賈母也不能。
爭了大半輩子的強,如今還是落在人後頭了。
越想心裡越酸苦,更不願看那趙姨娘滿臉得意興奮的在眼前亂晃,推說身體不舒服,回房休息。寶釵深知她的苦處,趕緊過去安慰。
王夫人拉著她的手哭起來,心裡愈發堅定一個念頭,既然兒子不能給自己掙一個風光的誥命,那麼好歹給自己娶一個可心的媳婦。
作者有話要說:小百科知識:
中國古代連中三元的共十七位,其中文科15位。
連中六元的是明代的黃觀,連續取得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六次第一,後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來稱讚他創造科舉考試史上的奇跡,可是在明代的登科錄中,卻沒有他的名字。因為在「靖難之變」中,黃觀保持忠臣名節,痛斥朱棣的所為,最後為建文帝殉難,朱棣叫人紮了草人,戴上他的帽子放到街上斬首示眾。還屠殺黃氏家族所有的男丁,並刪改了登科錄,把黃觀的名字劃掉,妄圖抹殺他輝煌的歷史。
歷代狀元之最:
最受人崇敬的,宋朝,文天祥
當上皇帝的,西夏,李遵頊。
由武狀元當上宰相的,唐,郭子儀。
詩畫成就最高的,唐,王維。
詞成就最高的——宋,張孝祥
書法成就最高的——唐,柳公權
著述最多的——明,楊慎,著作四百多種,留存一百餘
做過外交使節出使過歐洲的——清,洪鈞,就是名妓賽金花的前老公
產生狀元最多的省份——江蘇、清代狀元一百多人,僅江蘇就產生了49個。
牛比的地區——江西吉安府。明朝建文二年,來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廣、王艮和李貫包攬了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永樂二年則誕生了一個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科舉奇跡:江西吉安才子包攬了此次科舉考試前七名!
最年輕的18歲,最老的70歲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