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歡 第203章 唐朝的報紙? 文 / 召白
貞煥從李清手中接過手稿,翻看了一下。
裡面內容記錄的是有關道家的一些起源故事,從最初的盤古開天、三清創教,到黃帝崆峒問道、鑄鼎煉丹、白日飛昇,再到老子柱下傳經、西出函谷等等,把道家的起源和發展梳理成了一個清晰的脈絡。
其實這部手稿最初的樣子並不是這樣。李含光等數位道門宗師閉門造車,一開始整理出來的道家傳承體系文字要比現在的這部手稿晦澀難懂的多。
李清在跟諸位宗師談到如何傳揚這些東西的時候,提議還是把道門的起源和發展編寫成一個個的故事,這樣人們才有興趣去聽這些,潛移默化之間慢慢就會形成一個最為基本的信仰出來。
隨後便有了李清拿過來的這部手稿。
貞煥翻了片刻,合上手稿,看著李清,小心地說道:
「這些是道門傳出來的經卷?」
整部手稿雖然是一個個的故事,但還是可以從中看到這是道門內部的書籍,世面上並沒有流傳開來。裡面所記載的故事有些是這時候的人們耳熟能詳的傳說,而有些確實是前所未聞的事情。貞煥從頭看到尾,猜想著應該就是道門內部的經卷。
「不錯,這是對道門中一部《起源真經》的註解。」
李清點點頭,說道。
所謂的《起源真經》自然是李清的杜撰,李含光等道門宗師整理出來的道家起源以及信仰體系雖然已經成書,但是並沒有名字。在整理成經書之後,被送去了溫泉宮李隆基那裡,希望能夠讓李隆基為經書御批書名。這樣這部關於道家起源和信仰的經卷就天然的具有了權威的認證和認可。
這樣的話,以後跟佛教或者其他教派爭論的時候,佛教等就要考慮皇權的威嚴而不會在對道門的起源等大肆攻擊,當爭論被限定在了道門所設置的這個框架之中,歷次爭辯中所涉及的夏夷之辨、教義之爭、信仰習俗之變都會向道家傾斜。
聽到李清的話,貞煥拿手稿的雙手有些顫抖,臉上浮現激動的神情,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夠見到道門內部真經的註解。
貞煥看到李清有些疑問的眼神,笑著說道:
「不瞞小郎君,貞某也是信道的,不過平日裡只能接觸到《道德經》等道家真經,道門之中的經書還從來沒有見過。」
李清笑了笑,沒想到這店家竟然還是一個信奉道家的人,估計也就是平常時候見到的對成仙問道感興趣的人吧。雖然這時候道教很是盛行,但是真正能夠度牒為道士的還是少數。
「沒想到竟然還是同道中人。」
李清笑著說道。
貞煥奇道:
「小郎君也是信道之人不成?」
「我家小郎君可是上清茅山派宗師玄靜道長的師弟。」
崑崙在旁邊炫耀的插嘴道。
在貞煥這些普通的信道之人心中,道門各派宗師都是高高在上,神秘異常的「神仙人物」。而作為上清茅山派宗師,李含光的名頭自然極大。
前些天李含光率眾徒入京面聖,在長安城也是一件大事,街頭巷尾的傳言自然也不少。
在一些虔誠的道門信徒心中,如果能夠見到這些宗師一面,親自聆聽教誨,絕對是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這些人比後世的所謂追星一族要堅定的多。
即便不能見到這些道門宗師,如果誰認識宗師身邊的教徒同樣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貞煥聽到崑崙說李清是玄靜宗師的師弟,一時間激動不已,反應過來後連忙見禮:
「貞煥參拜仙長。」
李清連忙讓過,笑著說道:
「貞店主客氣了。李某現在是常人身份,平常稱呼就好。」
李清並沒有表示出自己侯爵的身份,不然這文淵齋的店家貞煥怕是會要大禮參拜了。
「是,是。」
貞煥連聲說著,激動地雙手相搓,這時候才發現自己手中還拿著手稿。貞煥隨即想起李清剛才的問話,連忙說道:
「這本經卷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雕刻出來付印。」
李清點點頭,知道雕版印刷最花費時間,光前期的開工雕刻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其中還不能有錯誤的地方,否則整版都要重新再來。
整部手稿大約有十餘萬字,這中間有選紙、選墨、校對等等環節,按照正常的工序時間也要兩、三個月。
貞煥說的兩個月時間也是在加快進度下的最好狀況。
「不知道整部手稿印製下來需要多少花費?」
李清問道,雕版印刷的成本很高,這樣一部手稿的話估計花費不少。
「我怎麼好向道長收錢,更何況這是道門中的經書。」
貞煥說道。
李清擺了下手:
「雖然是道門經書,但也不能讓貞店主做賠本的生意,這些錢財我還是能夠拿得出來的。」
隨後貞煥說了印製的大致花費,倒是比李清預料的要少一些。
接下來,李清還是在貞煥的帶領下去了後院觀看了雕版印刷的整個過程。因為文淵齋還是主要經營文房四寶生意,所以印刷的規模並不大。後院裡面有十餘位負責雕版的老夥計,除此之外是數十負責付印等其它事宜的僕人。
整個後院並不太忙碌。進進出出的這些人身上有一股頹廢懶散的氣息在,甚至於就連貞煥本人也沒有什麼激情在裡面。
從後院出來,李清看著前面店鋪之中稀稀拉拉進店的人,扭頭問道:
「貞店主最近生意清淡不成?」
「唉。」
貞煥歎了口氣,搖頭說道,
「不瞞郎君,最近小店生意確實清淡的很。文淵齋從家父開辦以來幾近二十餘年,生意一直興隆,沒想到在我手中竟然要敗落下去了。」
「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本店賣的筆墨紙硯均是上品,遠比東市其他店舖的品質要好,所以價格貴些。誰知道過來買這些的人還是嫌貴,一年下來也賣不出去多少,幸好還有印製書籍一項,勉強能混個溫飽。如果實在不行的話,也只好把本店轉讓,到時候回歸老家了。」
貞煥歎息道。
其實這倒是好理解。文淵齋的東西應該說走的是高端路線,不過長安城中那些文人書生,平日裡手頭並不寬裕,即便是買文房四寶也不會挑選這些貴重的購買。而能夠用的起這麼貴的筆墨紙硯的人往往有其他的途徑購買這些東西,真正過來東市挑選的還是少數。
文淵齋以前生意興隆,估計應該是貞煥的父親人脈廣闊,有固定的銷路。而到了貞煥手上,這些關係已經失去,而又不能重新拓開新的路徑,於是生意變得越來越差。
李清點點頭,沒有說話,仔細的打量了一下整個店舖。
就在李清開始協助李含光整理道家典籍之時,看到官府的邸報,李清就有了買一家印書坊的打算,而印刷報紙就是李清的一個計劃。
輿論的作用在李清這位後世之人的心中自然清楚,這次道家想要傳揚自己的教義、信仰,同樣需要輿論的支持。
其實在李清心中有著更為詳細的計劃在。
這間文淵齋在東市裡面應該算是比較大的店舖,雕版印刷的技術和工藝相對也比較完整,當然,李清自己也可以根據後世的經驗對這些進行改進。
如果店家有意出售的話,把這件店舖給買下來倒也可以。
李清心中盤算著,這件店舖買下來估計也需要數千貫的錢財,而這些錢看來還是要從家裡出了。
李清自從到長安以來,一直住在李瑞那裡,吃穿用度花費的都是家中的錢。雖然現在已經是侯爵,有了自己的俸祿,所謂的食邑卻是虛封,所有的進項盡在俸祿一項,倒是並不太多。
看來自己還不算是合格的穿越眾,李清心中暗笑,以後還是要想著辦法掙錢啊,穿越眾也不容易的。
「小郎君?仙長?……」
貞煥看到李清在打量店舖,試探著打著招呼。
「哦。」
李清回頭看向貞煥,笑著說道:
「印製經書的事情就拜託貞店主了。」
李清隨後讓崑崙留下一百貫錢,說是請貞煥先把最初的一卷印製出來看看效果,這些錢也算是預付的定金。後續的花費全部由李清負責了。
出了文淵齋,李清並崑崙回侯府的路上,崑崙問道:
「我聽宗聖觀的人說,他們也有印經書的作坊,小郎君為什麼不把這些交給宗聖觀的人去印?」
李清笑了笑。
位於長安的宗聖觀的確有自己的印書坊,每年也會印刷道家的典籍。這次對於道藏的整理和梳理,所形成的新的經義還是由宗聖觀負責印製。
前些日,李含光和諸位宗師關於闡述道家起源和信仰的經書就已經交給了宗聖觀,而這次的手稿卻是李清提議由外面的印書坊承印。
這部手稿本來就是要在市面上流傳的,李清希望民間的這些印書坊能夠參與進去,若是有利可圖,這些印書坊定然會大量印刷,這樣也算是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
李清笑著說道:
「交給宗聖觀不知道又會到什麼時候才能印好,還是我們自己來做比較好。」
李清望著崑崙,突然想到什麼,笑著問道:
「崑崙,你說,本郎君應該怎樣才能有錢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