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三章 恩人、妙臣與干臣(上) 文 / 楚連鋮

    白玉般的大理石鋪就的地面閃耀著溫潤的光芒,道路兩旁,黃衣侍衛星羅棋布,個個面目莊重,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

    劉摩走在文武百官隊伍的最後,不時偷眼瞄向四周。在後世中也未曾到過北京,更別提這個紫禁城了。幼時曾幻想,自己坐在龍椅上是什麼味道,看著影視劇中那些威儀的演員坐在龍椅上睥睨天下,傲視群雄,不知做了多少黃粱美夢,現如今那張千萬萬人熱切渴盼的龍位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劉摩心頭禁不住有些熱血翻滾,卻又暗罵自己沒出息。

    筆直的道路前方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之後便是金碧輝煌、威嚴聳立的太和殿,仰而視之,門高柱紅,金黃色的琉璃瓦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劉摩看著這些官員邁動的所謂官步,如同電影中那些日本女子的小碎步,心頭感到好笑。而隊伍最前方的禮親王世鐸自從今天進宮開始,眉頭便沒有舒展過:兵部與吏部集體告假,罷工了,李鴻章亦沒有前來參加朝會。看來老嫂子動怒了,不知自家的侄子該如何收場,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走著再說。

    文武官員行至太和殿前,一名傳旨太監站在台階上嘶聲大叫道:「文武百官覲見!」眾官員魚貫而入,劉摩與其他數名外省官員等候在殿外台階之下。只聽片刻之餘,殿中便傳來整齊的山呼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陽漸漸升起,勃發出熾熱的光輝,六月初的京師亦是有些煩悶。劉摩久處瓊州,對於夏季早已免疫,倒是苦了邊上的其他官員,皆是大口喘息卻又不敢言語,站在那裡活遭罪。

    劉摩暗暗計算時間,大約到了早上十點,朝會已進行三個多小時,仍未見光緒傳旨召見,心頭有些焦躁,倒不是急於見到所謂的龍椅,實在是妖怪只能怪自己腎功能過於發達,二將軍提意見了。劉摩強強忍住,說不出的滋味。

    接近午時,文武百官魚貫而出,搖頭歎息者,左顧右盼者,惶然失措者,默不吭聲者皆有。劉摩邊上的一名官員滿臉歡笑著問值班太監道:「公公,既然此次萬歲沒有召見我等,我等是否可以離去?」

    劉摩與其他人亦是滿懷期待看向太監,想來人人都有本難經。太監舔著圓胖臉,打著鴨子腔道:「還請諸位大人稍候片刻,雖然已經退朝,但翁師傅、李尚書等人尚未出宮,想來萬歲爺等下還會有召見。」

    眾人不得不再次耐心等待,目送其他官員離去心頭淒然。又過了半個時辰,御書房太監傳旨:著泉州知府、瓊州總兵至御書房覲見。沒點到名的悻悻然而去,點到名的也未覺歡喜,劉摩與另一名官員穿閣過院,即便滿眼的皇家威儀、瓊台樓閣,亦不能抵上下身疾苦。

    走到一處僻靜地,劉摩急忙塞過一張銀票,悄聲問道:「公公,此地可有淨手所在?」

    小太監施展鷹抓手,不動聲色地將銀票裝入袖中,面無表情地道:「大人若是內急,前方便有一處,請隨我來。」

    劉摩跟隨小太監走到一處大院之外,管不得什麼院落,當即順著小太監的指點直奔目標,刷拉拉開閘放水,方才除去疾苦。

    到底是皇宮的廁所,雖然談不上金碧輝煌,卻也乾淨利索,無一絲異味。劉摩提褲欲走,忽聽身後傳出隱隱約約的哭泣聲,心頭一驚,回頭看去,皆是塊塊門板緊靠,似是從門板後傳來。劉摩略加思索,朗聲問道:「何人哭泣?」

    那人停住哭泣,悉悉索索一陣過後,吱呀一聲打開門板,落入劉摩眼中第一印象此人便是個廚子,本山大叔不是說過嘛,腦袋大脖子粗,不是老闆便是伙夫。那人身著宮廷雜役清皂長褂,圓臉身粗,戚容滿面,見是一名二品的官員喝問自己,忙拱手道:「啟稟大人,小的是御膳房新任掌勺安四,只有心頭難受在這裡哭泣,還請大人見諒。」

    此刻茅房內只有二人,無其他聲響,劉摩腦筋速轉,這宮闈之中御廚哭泣,無非是沒有伺候好主子,擔心有性命之憂,聽此人是江蘇口音,試著問道:「我聽你口音是江蘇人,是蘇北哪裡啊?」

    安四恭敬地道:「小的是江蘇淮安人。」

    嘿,竟然是上輩子的老鄉,離老家宿遷不遠,看來得指點下迷津。劉摩微微一笑道:「本官亦是在蘇北長大,對蘇北老鄉頗為親切。你與本官說說,所為何事,若是沒關係的話,本官可以為你出出主意。」

    安四聽出劉摩話語裡蘇北特有的侉腔,心頭頓時倍感溫馨,罷了,說不定連今日的夕陽都看不見,這些紅袍大官的見識豈是咱們燒鍋掌勺的粗人可比,說不定上天就賜了這麼個救星來救自己,當下擦擦淚水快步關上廁所的小門,可憐巴巴地道:「還請大人救我!」

    「你說說看。」

    安四緩緩說出原委,現在慈禧太后食不甘味,自從三天前一名御廚因為家鄉菜「六六翻海」被杖斃之後,昨天中午又無緣無故杖斃一人,現在的隆恩殿對御廚來說無疑便是鬼門關。安四剛剛接到通知,要御廚準備膳食,一個時辰之後呈送隆恩殿,因安四才到御膳房半年時間,原本還輪不到他為太后掌勺做菜,而另外一名伺候太后的大廚狠心敲斷了自己的小腿,告病回家,首領太監便點名安四做菜,安四心頭淒然,最後道:「大人啊,還請您幫小的出出主意,方才大太監傳下話來,即便小的打斷自己的腿,也要把菜給做出來。」

    這個該死的慈禧,草菅人命,搞得宮裡人人自危,真他娘的混賬東西。腦門中快速思索,這個江蘇老鄉當救。劉摩的菩薩心腸再次洋溢,附在安四耳邊悄言數句。

    安四瞪大眼睛問道:「難道這十個菜便好?太后可一向都是流水席,必須湊足六十四道以上。」

    劉摩搖搖頭高深莫測地道:「是禍是福,有些事情說了你也不明白,剛才主要兩個菜的菜名你記住沒有?」

    「小人省的。」

    「那就是了,本官告訴你,某今年二十二歲,身為瓊州二品總兵,洋鬼子打過,皇上見過,親王稱兄道弟過,什麼樣的風浪沒見過?越是複雜的事情,越能簡單處理,快刀斬亂麻的道理你也知曉,念在你我老鄉的情分上我救你,若是其他人,哼哼——」

    「罷了,那小的就聽大人這一回,若是小的逃出生天,定報大人救命之恩!」

    劉摩嘿然一笑,轉身離去,安四擦擦淚水,亦是疾步奔回御膳房。

    行至御書房,卻是泉州知府先行覲見,劉摩依舊候著。

    過了不到片刻,掰乎一張苦瓜臉的泉州知府出得御書房,太監傳曰:「傳瓊州總兵劉摩覲見!」

    劉摩邁起昨晚禮部官員教授了一個時辰的所謂官步,一溜小跑至書房門中,俯身拱手道:「微臣劉摩拜見皇上!」

    陪在光緒身邊的翁同龢與李鴻藻面露慍色,惱怒劉摩為何見皇上而不跪,光緒卻不以為意,只道是劉摩武官粗人一個,初次進宮不懂禮儀,說道:「罷了,劉愛卿,朕召你而來,是有一事相詢。」

    劉摩道:「請萬歲明示。」

    「葡萄牙人佔據我澳門良久,一直試圖將澳門佔為己有,三月份上海總稅務司派人與葡方在其首都簽訂草約,承認葡萄牙享受最惠國待遇,允其永駐和管理澳門以及澳屬之地,葡在澳門協同中國防止鴉片走私。可惜當日朕為親政,否則斷不能讓此蕞爾小國侵蝕華夏國土,現如今葡人屢屢相逼,一再要求本朝承認葡萄牙永駐澳門,並全權管理澳門及其附屬之地。愛卿與洋人多有交道,精通洋務,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劉摩看看面前三人,略思片刻道:「皇上親政時日不長,不知皇上是想立政還是立威?」

    劉摩這一反問頓時勾起了光緒三人的興趣,李鴻藻大有深意地看向翁同龢,眼神中道,這就是你說的弄臣?翁同龢亦是茫然地看向李鴻藻,眼神中道,某如何知曉?

    光緒急道:「那愛卿為朕解惑一番,何為立政,何為立威呢?」

    劉摩道:「立政,當以朝政為先,攘外必先安內,內政不穩定然無法政令通行,皇命不能通徹,天下茫然,索性先撇下澳門,與洋人為善,但要背上罵名。立威,則是拿澳門開刀,拒絕葡萄牙人所請,一旦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其他列強必然得寸進尺,借題發揮,侵蝕我中華領土,但立威事難,無其他列強支持無法實施。」

    光緒終是小孩子心性,未斥責劉摩,洩氣地道:「若照愛卿所言,朕豈不是進退維谷,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難不成無法抉擇?」

    劉摩拱手道:「皇上容稟,臣有一策,既可立政亦可立威!」

    光緒眼前一亮,忙催促道:「愛卿快快說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