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三章 遼東戰事 文 / 為雨哭泣

    山東半島,劉銘傳被金雨的話,刺激狠了,攜大勝之勢。日夜炮擊大山巖的第二軍,猛攻不止。

    金雨夜把繳獲的火炮,集中使用,炮擊了兩天,就沒有了炮彈。各連隊,輪番上陣,佯攻不止。引得日軍不得不堅守城垣,被自己造的炮彈炸得魂飛魄散。

    守城的日軍比民團和淮軍家起來還多,強行破城,死傷沒有萬人都是少得。民團達到此時,實戰目標已完成。現在做最大殺傷,就滿足了。這些兵員,是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義勇軍和民團一直打巧仗,在巧和襲上做文章,至今總傷亡還不到3000人次。

    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要看炮彈的供給情況,在做計劃。奪了這麼多炮,在計劃之外,讓新組建的炮團,統計型號看看禮和洋行還有多少庫存,同時做好了挨一刀的準備。最後得報,禮和洋行不願意得罪金雨,讓利一半,總計20000枚炮彈優惠金雨了。

    等到炮彈運到,就是民團發力之時,同時叫人在山東招募,青壯男女和武術好手,組建醫護隊,多在教會中招募。準備訓練反攻時的大刀隊。

    3月底,日軍渡過鴨綠江,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

    就在日軍進攻正酣時,在虎山附近協防的10個連隊義勇軍,側擊安平河口,並炸毀浮橋。隨後義勇軍不斷開來,多達5000多人,兜底攔腰擊來,打了野津道貫個措手不及。傷亡3000餘人,義勇軍也打出了章法,攻的猛,退的快。日軍穩下來,發起反擊時,被留後阻敵的楊虎兒連隊,下埋地雷,上放冷槍,地雷快搶,炸死打死200餘人,在也不敢追擊了。怏怏的退了回去。

    隨後4月1日,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義勇軍大怒,接管了九連城,安東縣。一部分連隊組織防務,有的組織婦孺老少,遷移到長白山區避禍。

    一部分追擊清軍,清軍潰不成軍,又加上鴉片煙鬼眾多,被義勇軍追上,反抗的被打死,繳槍的小兵放過,當官的不是被槍斃,就是被刺刀刺殺。嚇破膽的清軍把2萬多支槍支彈藥,送到指定山口,押送的義勇軍才放走了小兵。休整了數月的義勇軍,通過補充增援,兵力早突破了3萬人了,能打的兵力不足2萬。佈置到九連城,安東縣地區,阻擊日軍。在野外,義勇軍埋地雷,打伏擊,搞夜襲,炸得日軍狼狽不堪。如同大山巖第二軍一樣,,每前進一段就得付出學得代價。

    義勇軍的游擊戰已是比較成熟了。利用地利,將清軍遺留的各種小口徑速射炮配合襲擊,給了日軍極大的打擊。前進更加艱難了。

    大批清軍留下的物資,被搬運大長白山各個基地,縣城鄉間的百姓不管同意不同意,以戰爭的名義被趕走,或願意抗倭的人員,送到長白山抗倭訓練基地訓練,或組織生產,滿清貴族滿清官員在之一帶的財富,糧食被徵用。

    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協助防守,堅持了23天,炮彈用盡的義勇軍和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部才退走了。留下清光入洗的兩城給日軍。

    傷亡超過1萬的日軍,不敢在進攻了。

    山東的第二軍,陷入了危境。局勢對日本不利了,山縣有朋大將心裡大變,不堪一擊的清軍,在義勇軍的幫助下,打的日本軍隊死傷,都快大盜萬人了,大清真是太大了。這才打了多大點地方,就損失了這麼多人員物資啊。山縣有朋大將開始動搖了,並寫了建議書,發送回國,改變策略。

    在山東半島的大山巖第二軍,前有劉銘傳的打擊,4月中旬,得到炮彈補充後,開始發力,每日炮擊不絕,小小的榮成城牆,已是比平原好點,彈藥補充時斷時續,缺乏槍支。

    4月20日,在和劉銘傳越好主次進攻。

    演練多日的步炮協同作戰開始了,炮術問題,可不是壓著炮點進攻啊,民團衝倒廢墟般的城牆下100時,炮鏡觀察員提示,延伸炮擊,民團戰士趴下,瞄準前方,一發現日本侵略者,就開始射擊,部分戰士在安全後,開始匍匐前進,零星的槍聲響起,日軍剛冒頭,就被戰士們擊斃殺傷。

    「防守防守……」日軍呼叫著,組織兵力防禦,大批的日軍跑來,可惜啊,延伸的炮彈隨之傾瀉而至,一聲聲爆炸,撕裂著日軍的**。摧毀著日軍的防禦,戰士們爬上廢墟般的城牆,朝著日軍扔出了手雷,射出了仇恨的子彈,已經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日軍,依然悍不畏死衝了過來,或許就是要衝上來死戰吧,迎接他們的依然是子彈,手雷。

    炮擊不斷延伸,戰士大刀隊源源不斷的擠壓進去了。火炮不斷地推進炮擊,知道打通南城門,火炮,隨之被推上前沿。

    名團投進去了,淮軍服了,在西門,北門加強佯攻,不多的炮彈,也潑灑了出去。

    「司令官閣下,撤吧,撤到海邊,有艦炮協助,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啊。」參謀長西村正一,向大山巖建議,炮擊都打到司令部附近了。是不可為,物資缺乏的日軍無奈下,撤了。

    參謀長西村正一帶隊斷後,被炮彈擊中,隨從軍官死傷怡盡,子彈手的打擊隨之來臨,大刀也向日本鬼子看去,日軍隨之崩潰。名團淮軍一路追殺,日軍退到龍鬚島登陸點時,已是不足五千人馬了,在日軍巡洋艦的保護下,才問了下來。

    曉幸的很啊,日軍每個人一不足5發子彈,大多被炸死,大刀砍掉頭顱,這場戰鬥總共殺死殺傷俘虜日軍21487人,最後隨著重傷死去的日軍,俘虜已不足3000認了。

    金雨接管了俘虜,先二個半死再說吧。

    日軍陸軍的慘敗,彰顯了日本海軍的突出。連日來,日軍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

    4月21日,日艦隊在陸軍慘敗後,全力進攻。

    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

    北洋艦隊就沒有了像樣的領軍人物,22日,各艦人心浮動。在南幫炮台的保護下,倖存下來。

    日軍艦隊,試探了幾次,進攻都沒有得手,反而,略有損失。

    世界各國沒有想到戰局會發展到這個樣子。大清的海軍打沒了打慘了,日軍的陸軍傷亡巨大了,中國的實力,又被重新評估了。

    反正誰輸誰贏白種人都有錢賺就行了,人們只關心誰的實力強大。

    此戰後,金雨部總記戰死3085人,7000餘人,在及時的救治下活了下來,中國人,只要組織得法,勇敢不怕死的人太多了。此戰大刀隊傷亡佔了一半,訓練的時間太短了,對局面判斷差,不會處理突發戰況,規避動作少,是造成巨大傷亡的主因,也是大刀隊對日軍血腥再殺的誘因,俘虜少得主因。不過金雨,本意是沒有俘虜都行。

    現在日軍俘虜看到拿大刀的戰士就怕的發抖。

    在遼東義勇軍凶名遠播,日本人恨,被徵收了錢糧的滿清官員也怒氣難消,揚言讓劉坤一查辦,可劉坤一深知此時義勇軍牽制著日軍的注意力,在看到退下來的潰兵,自己就又馬上崩潰的趨勢。

    這就是國家的軍隊嗎,靠他們怎麼守遼東啊?少量精壯補充馬金敘、聶士成部,其餘的愛去哪裡去哪裡?看著就沒有好心情。煩啊。幸虧自己帶有自己的班底,換個人,都得又自己先跑了想法。

    看著戰事久拖不覺,慈禧就極為煩躁,60大壽就要來了,還沒有個穩定的局勢,和談遲遲沒有個著落,沒一個可以辦事的人手。

    李鴻章,日本人同樣作難,都損失巨大,試探性的和談在進行著,條件太苛刻,如果達成,可真像金雨說的一樣,和日本人早就勾結好了死的,英法德美俄等國也參和進了和談,為各國的利益討價還價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