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59章 戰爭背後(七) 文 / 為雨哭泣

    縱觀滿清王朝乃至到了21世紀的歷史,中華民族儘是割地賠款,勝也罷輸也罷,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對外條約,不管有理無理,不管有利無利,公不公平,天大地大面子最大,老百姓都沒有得到實利實惠,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政治家和政客都得到了自己的名譽上的榮耀!獨獨只有苦難深重的老百姓們,承受著一次次戰爭帶來的苦難!

    中國能夠發展到21世紀那樣的高度,是用農民的提留款和繁多的稅收堆積起來的,在這裡不管是工人還是商人,請你不要說農業稅已經不再收取了。我只想問問農業稅是哪一年取締的,解放之後,近五十年只有農民在交稅啊!歸根結底,商品的稅率實際上是加在農民的頭上,由農民來買單的。文字首發/文字首發

    這樣寫,有點磨牙了,可是稅收實質上都是由消費者買單支付的道理,想必不會錯的了。至於大商家利稅大戶,只不過是零存整取一樣,轉手在交給財政部門罷了,至於交多交少,那就是稅務部門和大商家利稅大戶們事情了。至於優不優惠,打不打折扣,是否中飽私囊,那就是制度和監管部門的事情。

    金雨是個實用主義者,生死搏殺之間,金雨更是要給人留個念想。大道理歸大道理,其實歷史中又有幾個人可以像三皇五帝一樣,青史長存的,又有幾人像霍去病、衛青和岳飛等人一樣,讓人緬懷的呢?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英魂。成百上千萬,又有幾個人可以記住他們的名字的呢?可是它卻代表著一種不朽的精神和不屈不饒的意志!都是由平凡的老百姓組成的,凝聚的。

    這樣說來,很是有點不妥當。

    但是金雨,卻是個現代人,凡事講究付出必須有收穫,付出代價就要給予獎勵。不願意落人詬病,怕別人說自己有功不賞,有過卻罰的閒話。

    作為我們這一代人。都不知道為什麼6-70年代,新中國為什麼會是那個樣子,可能是到我們這一代人都逝去了。歷史的真相都還無法解封,大白於世。但是那時到處都是敵人,建國後物資匱乏、賞罰不一,矛盾對立是最簡單明瞭的現象,有人說政治就是權利的再劃分再分配,這其中的爭奪關係,複雜難明,就算是史書在詳盡,也掰扯不清每個人內心的想法和作風,在這裡就不多言了。

    王棟、李楠、金雨有機會來到這個時空。作為中華帝國的三巨頭,也存在安撫手下的必要,簡單了說,都要在自己負責的各個領域裡,盡可能的做到賞罰分明。論功行賞。

    要不然今後鬧騰起來了,就不美了,傷感情,傷和氣、鬧意見都是最輕的了,在有志向的理想主義者,也有理狗腸子的時候。就像19世紀90年代,一句『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傷了多少中國科研人員的心啊!

    一個個奔赴沙場的軍人,如果血染疆場了,他們的家人或者族人,生活得沒有坐享其成的商人還自在和有尊嚴,財富上更是沒法子比較的話,那就是一頭都站不住,那麼這個國家的制度,就成問題,遲早都會垮台,畢竟握著槍桿子的人始終是軍人,後世的軍人政變比比皆是,被有心人一引導,那才危險呢?

    所以中華帝國每每要行征伐之師,必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趨之以利,倒是無往而不利。這裡面也是有美國的諸多大財閥商業智慧的體現,商場如戰場,反之,戰場又何嘗不是一個大商場呢?作為現代人,都知道美國人總是越打越富,就是把戰爭當做一門生意來經營,而中國人以前都把戰爭當做名聲來經營,寧願在經濟上吃虧,也不願意談戰爭賠款,典型的內王外聖做法,害死老百姓啊!

    總之,欲行征伐之事,當地的礦產資源概況,商業情報人員都會給出一個大概的評估報告,讓軍隊的將領士兵和投資的商人明瞭,征戰投資,劃分利益份額都不耽擱,不慮有人不賣命,更不怕有人不投資。

    這其實和後世的混混們爭奪地盤,劃分經營範圍等等沒有區別的小手段而已,卻又能把各個階層的利益照顧的妥妥帖帖,讓誰都沒有閒話可說了。唯一需要的就是需要拚殺的勁頭罷了,看到有利可圖,在中華帝國從來就不缺少敢打敢拚的人物,是不。

    有時候盡講大道理和國家利益,對於要生活的底層人士,都是虛的空的假的,老百姓都沒有,國家有了,給誰啊!唯有實利最貼近老百姓的心思,哪怕眼光放短視一些,也是沒有什麼大的錯處。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強弱易勢,中華帝國上上下下都開始極度關注大西北的邊疆區域的資源開發利用,更是把俄國人奪取走了的領土,視為自己的盤中餐碗中肉了。眼看著寒冬過去,五月份正是新疆地區和蒙古高原大地復甦之季,這個時候既是大建設的最好時機,也是戰爭發動的最佳季節,在這個西伯利亞高原和蒙古高原接壤的地帶,冰雪封山的時間比之中華帝國其他正常的地方長太多了。

    隨著國防軍在西伯利亞高原對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樞紐城市——阿欽斯克展開打擊,並攻而佔之,東線戰場的進攻,再次掀起波瀾。

    國防軍左路十個師15萬大軍,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支線,殺氣騰騰的直奔米努辛斯克而來,順勢清理俄軍不是在鐵路線兩側的襲擾部隊,以不可阻擋之勢直指——阿巴坎。

    與之進攻相配合地是唐努烏梁海軍區邊防軍的空地協同打擊,哈卡斯地區和其重鎮要地阿巴坎等等礦區居民點形成的小鎮,在遭遇了一周的空中毀滅式轟炸後。又迎來了陸軍各個山地師進攻狂潮。

    一時間俄國的淘金客亡命徒們和駐守邊疆哨卡山口的俄軍,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在國防軍兩路大軍犁庭掃穴般的攻勢面前,以前的小打小鬧如同小兒科一般可笑,正規部隊拿出全力,迅猛奔襲進攻起來,邊關哨卡的小股守軍和如同土匪一般的淘金客們。就像是螻蟻一樣,任人拿捏,十幾萬人在半個月內傷亡怡盡。之餘數萬人見機得早,逃回了新庫茲涅茨克要塞。

    五月份,中華帝國國防軍在東線向西伯利亞戰區和中亞戰區發起了狂風驟雨般的進攻。沒有出乎任何人的預料,到了五月底,中華帝國的軍隊在西伯利亞和蒙古部分區域連成一片,把滿清流亡政府控制的外蒙古地區,完全圈在了自己軍事包圍圈之內,完全地處於孤立無援之地,不聞不問,彷彿要滿清流亡政府自生自滅一般。

    但是任誰都知道,一旦戰略合作國和俄羅斯帝國的戰爭,最終分出勝負。完成最後規定領土勢力範圍的條約性條款之後,騰出手來的雙方,都會拿滿清流亡政府開刀,沒有什麼發展前景的滿清流亡政府,現在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金雨一行。也是輾轉半月,考察了部分小地方,才在月底這個時候來到了烏魯木齊這座新疆的中心城市。

    「中華帝國的公民們!伊犁軍區國防軍於5月29日正午,完全佔領阿克斗卡,掌控該地區鐵路沿線交通要道,中華帝國國防軍人再次大勝。揚威域外!……」烏魯木齊的新城舊城街道上水泥桿子上的大喇叭廣播著每日的戰報,鼓舞著當地國民的心氣,穩定安撫著當地少數民族躁動的情緒。

    「只要國防軍一直在打勝仗,這新疆就翻不了天!」聽著沿途的廣播,金雨暗暗思量著。

    要知道後世東突組織,在歐美勢力的資助下,直到二一世紀了,還在和**勢力一樣,不斷地在國內鬧事搗亂。自然而然的,今後日益強大、地域廣闊的中華帝國,勢必會成為歐美國家暗中抵制打擊的國家,在今後一輪輪瓜分世界殖民地,謀取各自勢力範圍內底盤的矛盾,各個大國之間的利益矛盾也會越發尖銳,策動一些還有異心謀求**自治的少數民族,是今後國際社會的主流趨勢。

    想想原來的世界中奧斯曼帝國,就是被大英帝國的情報人員顛覆的支離破碎,就能夠想想歐洲間諜的厲害了,雖然這裡面有奧斯曼帝國衰落的主因,但是蒼蠅會叮無縫的蛋嗎?

    就像是我們國家的政府官員喜歡捂蓋子,就像是普通人一樣,講究家醜不可外揚似的。但是實際上呢?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啊!

    國家!公器也。

    政府官員長期喜歡捂蓋子,現在的老百姓有幾個再像以前那樣相信政府的了,沒有吧!

    這不是煽動,不是造謠生事。

    哪個國家沒有鬧事的人啊!老百姓不支持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嘛!歷數一個多世紀來的對外戰爭,中華民族的老百姓們,主流意識就是保家衛國,為了保家衛國,流的血成河,死去的屍首堆成了山,老百姓有怨言嗎?沒有吧!那時,人們縱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心中的唯一信念就是保家衛國,沒有過哪有家啊!

    底層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官官相護,官商勾結,弱勢的底層人士那還有尊嚴,那裡還會有個奔頭啊!是不。老百姓不愚昧,人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的。

    聽著廣播中渾厚醇正的語音在播報戰情,金雨的思緒已經飛到抓哇國去了,一門心思的在思考著今後國家的社會關係,以及該怎麼處理、維繫這些社會中的各種關係,在這個世界各種意識形態大變動即將來臨的大時代,讓自己國家受到的衝擊減到最少,讓自己的國民同胞,理智正確的看待各種社會現象,並且能維繫好。

    「先生!到烏魯木齊第一鋼鐵廠社區了。」宋玉竹打斷了金雨的沉思。

    「嗯!」金雨應了一聲,看著寬闊的瀝青馬路,炙熱的熱浪混雜著瀝青味兒撲面而至。隔離帶四季常青的喬木和綠化帶的松柏,投過來綠意讓人舒坦不少。

    打造『塞北江南』一直是中華帝國重中之重,打造園林式西北大小城市,綠化植樹是一個不可規避的重要環節,鯉魚山路的第一鋼鐵廠,是第一批規劃建設的大型廠礦企業。它就是一個綠化標桿,西北地區的大城市建設。物資調運在困難,規劃配置的物資數年來都沒有懈怠過,現在看來已經略有成果了。灑水的小水車,正在大中午時分,慢慢沿著路邊馳來。灑水降溫。

    在齊鋼大廈賓館住下後的第二天,金雨就來視察鋼廠的生產情況,戰爭和建設的需求量,日愈增大,現在中華帝國的鋼鐵產量『趕英超美』計劃正在實施,又涉及軍事作戰需要,關係著軍備物資儲備,金雨很是重視此行視察的任務。

    烏魯木齊第一鋼鐵廠,實際上是一個含煉鐵廠、冶鋼廠、軋鋼廠、鑄鐵、機器等多座工廠的大型聯合企業,站在十二層鋼筋混凝土修建的大廈頂層上望去。任何人都會被眼前這高爐矗立,紅磚廠房鱗次櫛比的盛況所震驚,而那機器轟鳴聲和煙囪中噴出的滾滾濃煙,如同長龍當空吸納煙雲一般,遮蓋著大半個天空壯觀的工業生產景象更是令人心折。這在很多當地少數民族看來,是不可理解和想像的。

    距離高爐不遠處是煉鋼流程區、在煉鋼流程區下方又是軋鋼流程區,這座西北諸地規模最大、冶煉技術最先進、設計產量最高的鋼鐵廠設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同樣生產流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經過近一年的日夜趕工,一號煉鐵高爐已經完工70。煉鋼流程區設備安裝完成80,而最先完工的卻是軋鋼流程區,軋鋼流程區早在去年,便開始使用周邊其他地區小鋼廠生產的鋼錠,軋制鋼種建築用鋼,年中路軌車間也要開始生產,而隨著月前從寶山鋼鐵公司研製製造出來的12英尺四輥可逆式中厚板軋機的安裝完成,意味著軋鋼流程區全部完工。

    在高達數十米的一號高爐爐區旁邊,有一座的並不算高大的高爐,此時高爐噴吐著紅焰,在第一鋼鐵廠內這座高爐被稱為「0」號試驗高爐,這座生鐵500立方米的高爐,是從連雲港鋼鐵公司研製出來的改進型冶煉高爐,而今天卻是這座高爐點火的第30天了。

    「金先生!現在0號高爐是改造試驗型的高爐,每過一年半年時間,國內鋼鐵冶煉研究部門,都會進行一些小改進。」站在煉鐵爐前,烏魯木齊第一鋼鐵廠任鐵山廠長,自信地向金雨介紹道:「其日產量320噸提高至400噸,或許可能達到420噸,不過準確數字要等到這爐鐵煉出之後,湊足一月的天數,平均下來才能得到大致的數據。金先生!您是知道的,開工時間,又值盛夏,礦石儲備充足,到了新疆的冬季,開採和運輸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會有適量的增減。」

    金雨點點頭讚許的說道:「不錯!實事求是,不虛浮,不誇大,科學嚴謹。任廠長,不錯!要保持啊!」

    「金先生!學生會的。」一連兩個『不錯』,讓數年來管理建設第一鋼鐵廠任鐵山廠長熱的直流汗的國字型臉龐,充滿了興奮地榮光,這是一種肯定、讚賞和認可。

    金雨也是知道,任何高爐不可能一年到頭都保持最高的生產效率,第一鋼鐵廠能從日產量320噸提高至400噸,或許可能達到420噸,就標誌著國內的高爐改造,今後也會在檢修期進行改造,鋼鐵產量『趕英超美』就在眼前的這一大改進上了,只要礦石供給得上,中華帝國本來就接近英國人的鋼鐵產量,趕上英國人是不成問題了。

    再說金雨和王棟李楠掌控著中華帝國鋼鐵企業的7成以上,在產量效率大增的前提下,金錢資本更是滾滾而來的同時,金雨更是感到了沉重的責任,自己等人控制的行業比重太大了,很危險啊!

    高爐前的空氣顯得有些刺鼻,而跟在金雨身後的宋玉竹,則彎腰撿起一塊可能是上料時掉下的一塊姆指大小的鐵礦石,頗為獻寶遞到金雨的手中。

    接過那黑色的鐵礦石,金雨咧開嘴笑了笑:「任廠長,這種鐵礦石的品味怎麼樣?」

    作為現代人金雨可是知道在中國境內開採的鐵礦石,鐵含量比較低,大多數屬於貧鐵礦,含量極少超過50%的。

    「金先生!我們這裡主產磁鐵礦,屬等軸晶系。晶體呈八面體、十二面體。晶面有條紋。多為粒塊狀集合體。鐵黑色,或具暗藍靛色。條痕黑,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3。具強磁性。性脆。無臭,無味。常產於岩漿巖、變質岩中。不僅可選性好,而且屬於非常難得的低硫、低磷礦,鐵礦石含硫0.0平均0.1至0.24,平均0.075,可以說是西北地區最優等鐵礦,如果其鐵礦品位在50以上,可以不經磁選便可直接入爐,45%的平均含鐵量,使得高爐煉料只能用半球礦團半礦石,不過經磁選後,磷含量又進一步降底。磷含量少了,鋼鐵的脆性降低,剛性就會更好了。」第一鋼鐵廠任鐵山廠長盡量解說的詳盡、直白,通俗易懂。

    「我們這裡鐵礦的礦質全國最好,而且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可選擇的餘地很多,煉鋼的煤碳也是灰份少,磷、硫的含量都很低的煤種,煉製成焦炭後,灰份只有11.5%,磷可低於0.065%,鐵礦石和焦炭相輔相成,使用兩者煉製的的生鐵,則是市場價格最高的低磷鐵,嗯,低磷鐵不僅價格高,而且還是特種鋼的基本原料……」任鐵山廠長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賣力的誇耀自己生產的鋼鐵製品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