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格奈森諾號』、『歐根親王號』航向西北北,全速衝刺引開英國人的注意力,『卡爾大公號』、『特格特霍夫元帥號』(歐根級重巡1艘)繼續保持微速待命,以半小時為限隨後出擊迂迴英軍陣列南翼。」

    看著雷達顯示屏上的英國主力戰艦越來越近,庫爾特中將用高壓鈉燈信號向友鄰戰艦傳達了最後一條指令後,率領著兩艘戰艦破開越來越急的海浪開始了加速衝刺,高壓鈉燈的昏黃色溫在穿透煙霧時的效果倒是出奇的好。而「卡爾大公」它們則繼續留在那處相對隱蔽的近岸海灣中。

    果然沒過幾分鐘,就可以看出英國艦隊應該是發現了「格奈森諾號」為首的德艦行蹤——因為庫爾特中將看到英國人開始轉向了,從原來面向正西北的航向開始繼續往北偏移,顯然是不想讓他的兩艘戰艦逃跑。

    雖然他本來就沒打算逃跑。

    「敵艦隊最前方的主力艦距離我艦19000碼!敵前鋒索敵驅逐艦/巡洋艦距離我艦13500碼!是否轉向進入炮戰模式?」

    「繼續銳角度衝刺!與敵艦前導搜索艦艇接近到8000碼後再考慮開火!」庫爾特中將很沉得住氣,他知道重霧之中太遠開炮是沒前途的,雖然依靠火控雷達的幫助在13000碼上打出2%~3%的命中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敵眾我寡懸殊的情況下即使如此最後掛點的也一定是自己,因為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消耗。

    所以,庫爾特中將可以選擇的打法就是變速機動,一沾即走。

    雙方的戰艦以銳角衝刺的情況下,相互距離的縮短是很快的,不到5分鐘,「格奈森諾號」和坎寧安派出的前導搜索艦距離就縮短到了8000碼以內,「格奈森諾號」和「歐根親王號」上的艦橋觀測員甚至已經可以看到英艦14英吋的炮彈開始稀稀拉拉地落在己方周邊兩三千米的位置上,顯然是坎寧安被之前抽絲剝繭的損失情況激得失去了耐心,沉不住氣讓衝鋒中的英國戰列艦用前主炮對著雷達顯示的德艦位置開火了,只可惜大家都保持了二三十節高航速的情況下,加上濃霧和低氣壓的干擾,讓這種盲目吊射顯得毫無價值。

    「準備轉向,全主炮目標敵前導主力艦,全副炮目標敵觀測艦隻,航速降低到27節,5分鐘急速射!」

    庫爾特的命令被很快執行了,德國人完成了這一切動作後,英國人的前導輕型艦艇已經接近到了6000碼,6英吋的炮彈也開始向著他們估摸的「格奈森諾」所在位置打來,但是英國人的輕巡洋艦大多建造年代久遠,而艦載雷達開發出來後又以主力艦改裝為優先,所以到目前為止,皇家海軍中只有「開羅級」輕巡洋艦殘餘的3艘和「南安普頓級」中的部分船安裝了搜索雷達,其他一多半艦型老舊,改造余量較小的輕巡洋艦還沒來得及弄出一套改裝方案,所以這些軍艦在6000碼的方向上想要找準德國人的方向還是很困難的,只能靠隆隆地炮聲來初步估計,連炮口焰都不一定能在穿過數千碼的濃霧後被觀測到。

    英國人在開戰前的20年間投入的造艦精力和維護上一次大戰時期留下來又捨不得扔的戰艦所投入的耗費實在是太大了,當戰爭真的爆發的那一天到來後,那些改造優先級低的戰艦不適應現代戰爭的劣勢再一次體現了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在「z計劃」得以籌集夠資源和技術來執行的情況下,二十年前的「彩虹行動」未必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它讓德國海軍甩掉了一個二十年裡都沒什麼用卻要不斷吸取新船新技術資金資源的累贅,而最後卻發現花了大價錢準備的海軍在新銳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卻打不過敵人的少數而精銳、擁有技術代差優勢的戰艦。

    「格奈森諾」上的單舷側6門150,mm炮、12門105mm炮和「歐根親王」的12門203mm炮以平直的彈道宣洩著死亡的**,火控雷達和火控計算機幫助下的直擊彈精準度被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英國人試圖用來幫助戰列艦「打開視野範圍」的先導艦隻紛紛陷入了修羅煉獄之中。

    在視線被遮蔽的情況下要想在雷達和計算機的指引下擊中敵艦最重要的幾個瓶頸難點在於:抓入角度、距離和提前量;其中角度的干擾因素主要是風力,而風力是很容易被測量的,這一點沒有什麼技術難度,根據測試時候收集的風力對固定射程下炮彈的角度偏轉誤差數據和當前風力,任何配置了火控計算機——哪怕是老式的機械計算機或繼電器計算機,都是可以成功地測算出一個相對精準的炮口左右偏轉抵消量的,差別只是計算速度的快慢罷了。

    剩下的第二容易掌握的是提前量,提前量的主要干擾因素是敵艦和我艦的相對速度,因為戰艦的相對速度測算不如風力那麼簡單,所以光有計算機是沒用的,需要對敵我相對位置變化規律反應較為精密的火控雷達配合——所以說,這一點對於英國人來說,哪怕他們弄出了「密蘇里級」的機械式穿孔紙帶火控計算機,這也是英國人在發明不出電子計算機之前所能指望的最高技術了——但是如果沒有測速測距精密的火控雷達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就注定了在現在這場戰鬥中,在高速航行中精確開火、抵消船速帶來的精度下降是德國戰艦的專利,英國人如果也敢這麼幹,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炮火命中率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下降數倍。

    最後一個難點是測距,這個是目前連德國人現有的雷達和計算機技術也仍然沒法在光學觀測受限的情況下解決的問題。因為影響固定射角、固定裝藥情況下炮彈射程與標準射程之間的差異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矢量角與炮管平行方向上的風力以外,空氣密度或者說濕度、大氣壓強這些參數都是可以對炮彈的彈道阻力產生千差萬別的影響的,空氣濕度越大、氣壓越高則空氣阻力對炮彈飛行的影響就越大,而濃霧天氣又是出了名的氣壓和濕度很詭異地天候,難以以常理揣測,又無法用任何手段測量採集全部數據——即使你在戰艦上採集測量了氣壓、濕度數據,你又如何確保炮彈在高空飛行時所穿梭過的那些空氣層的數據一定按照你的設想模型變化呢?。所以,大氣環境是一個很詭異地系統,根本難以系統測量其對彈道阻力的影響——如果真的想要得到當前氣候下的實際彈道和標準彈道的區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著要打的目標開幾輪炮,然後觀察炮彈的落點,用事實說話然後反過來調整修正參數。

    大霧中觀測不了著彈點,目前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德軍的火控雷達也是無法滿足這點逆天的要求的,庫爾特中將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乾脆選擇了繞過這個問題——直接拉近距離用平直彈道射擊,增大敵艦的彈道垂直截面積,然後用高變速的航速和迎風角度來降低敵艦對自己的命中率——這樣的話,前述的三點視線遮蔽情況下的炮擊難點,自己可以解決其中輛點,迴避第三點;而英國人雖然在自己迴避第三點的時候也間接地一視同仁地迴避掉了這一點,自己卻可以利用航行速度和計算速度的優勢逼得敵人直面前兩點英國人目前的技術解決不了的難點。

    一言以蔽之,庫爾特中將的戰術精確選擇了一條發揮全部自己可發揮技術優勢,而逼得自己的敵人不得不面對這幾點經過自己「產品性能差異化分析」得出的「賣點」。

    當然,也許這個年代的英國人甚至米國人都還不知道「性能差異化分析」這一營銷學上的概念吧。在信息沒有爆炸、科技研發沒有出現大量重複、山寨和產品同質化現象之前,這個概念本來就沒有被烘托和提出,但是對於後世來人的維勒安.蒙斯克殿下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理念的——至少在他交辦的項目研發中,已經一再要求佩內明德基地的科技人員們放下身段,「走向市場」,把自己的新發明的發揮對抗手段用大兼容性的實景對比測試總結出來。

    「技術情報局的人整理出來的新裝備使用分析還真是不錯啊。有時候真是詫異那些從來不上戰場的人,怎麼就能想出那麼多讓新武器被高效使用的方法細節呢。」,看著那個4000碼外的、標誌著又一艘英國輕巡洋艦的光點雷達屏幕上淡出消失後,心情暢快莫名的庫爾特中將越發的意氣風發,似乎英國戰列艦那些落點漸漸變近的14寸穿甲彈也沒什麼值得擔心的了,「那兩艘『喬治五世級』和我們的距離已經接近了1萬碼了吧?立刻右舵55°,加速到35節極速脫離,不要給敵人的戰列艦打平直彈的機會,直到逼得他們把所有突前在戰列艦前方的驅逐艦和巡洋艦後撤到戰列艦背後為止。」

    一個猶如龍騎兵時代的卡賓槍半迴旋戰術一般的優美航跡弧線在「格奈森諾號」艦尾被拖曳出來,利用現下的特殊天候情境下,那些似乎已經落後了一百年的戰術卻發揮出了驚人的效率——雙方的有效射擊被大大限縮,帶來的卻是本已落後的戰術的重生。

    靠著比英國人最快的戰列艦還多出8節的航速優勢,極限航速36節的沙恩霍斯特級用一個個半迴旋軌跡使出拖刀計,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就把坎寧安上將的耐心徹底拖沒了。雖然他自己的戰列艦損失不大,只有「喬治五世號」和「約克公爵號」被「歐根親王」射速恐怖密集的203mm高爆彈炸了十幾發——德國人顯然知道他們的穿甲彈對「喬治五世級」來說等於撓癢癢,所以索性用高爆彈實施干擾射擊,好歹還能利用8寸炮的高射速密集彈雨炸爛一些英國戰艦的副炮機庫和小艇吊車。

    可是坎寧安空有七八條戰列艦卻使不上力,眼睜睜看著自己七八條企圖為主力艦「打開視野」「搜索潛在埋伏」的輕型輔助艦船在濃霧中被德國人的拖刀計玩死實在是讓他無法接受。

    終於,他把那些搜索分隊中殘餘的幾艘驅逐艦和輕巡洋艦往回拉了一些,放置到戰列艦的背後,讓德國人沒法利用速度優勢避實擊虛——如果還想用平直彈揍人也可以,那就堂堂正正來和我那裝甲厚實的「喬治五世級」正面硬撼吧!

    不過,這個決斷做出後沒幾分鐘,庫爾特中將就又變招了!

    之前一直隱蔽在出擊海灣內、利用地形回波遮掩自己存在感的「卡爾大公號」和「特格特霍夫元帥號」在英國艦隊的隊列被「格奈森諾」像釣魚一樣向著西北拖出去十幾海里後,從英軍編隊的右後方突然加速殺出!當坎寧安看見這兩個突然出現在雷達屏幕上右後方的大型光點居然就在離自己被拖後的那兩艘米國老爺式戰列艦和殿後護航艦隻不到10海里的位置時,一種陰謀感在他的大腦中油然而生。

    不過更讓他絕望的事情還在後面,在「卡爾大公號」和「特格特霍夫元帥號」出擊後不到10分鐘,他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了更多密密麻麻的小點,這些船沿著海岸的淺灘而來,利用身形低矮和地形回波的掩護,在突進到距離己方20海里內後才被發現,從已經探測到的數量來看,就足足有上百個!他們幾乎是在幾分鐘裡面密集冒出來的。

    而且,從光點的接近速度來看,這些東西恐怕有30……不!是40……45節!起碼45節!

    坎寧安不知道德國人的魚雷艇能夠開多快,但是他知道皇家海軍的魚雷艇是開不到那麼快的,而世界上能夠開得如此快又出現在這裡的,除了外星人以外就只有德國人的與雷霆了。

    自己編隊中的驅逐艦在之前的消耗戰和德國戰巡艦的拖刀戰術中折損慘重,前突的那兩艘戰列艦的副炮也在敵人那些「撓癢癢」的8寸高爆彈攻擊下損壞大半——這些都是打擊雷擊艦隊最高效的武器!而德國人居然在這個關頭、濃霧之中派出了卑鄙的雷擊艦隊!

    坎寧安雙腿一軟,癱坐在雷達室的顯示屏前面,失神地看著越來越密集而靠近的小光點,許久回不過神來。

    (昨天還是加班到很晚……臨時整改了幾份申報材料,沒能兩更了,早上剛寫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