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1933

第一卷 軍火商人的盛宴 第一百零七章 你購銀我買金 文 / 東方勝

    南北方各銀行營業點不時有人拿著大洋或銀行發的票子將銀子換成黃金。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戰事一起,原本金價應該高漲才對,可這美帝經濟蕭條想將這包袱轉到亞洲來,於是提高了銀價並通過了購銀法案,大量的收購現銀提高銀子的購買力。於是出現在了在這戰亂間黃金還貶值的現象。

    國人那是很會算賬的,立刻將手中的大洋換成了大黃魚小黃魚這等硬通貨,等著金價上漲時候賺上一筆。(此時三十五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

    金霸天不但把手中的幾億大洋從外國銀行那裡換了美鈔又用美鈔換了黃金存在交通銀行,甚至將精煉廠提煉出的大量白銀也投放向市場,這麼多錢不拿利息還要繳納保管費金霸天是很傷心地。於是金霸天又想起一招,投資銀行。

    約了北平分行的幾個行長,金霸天拿出他的入股建議書。

    這其中就是股本最大的交通銀行分行行長李平也是吃了一驚:價值兩億大洋的黃金入股交通銀行,這以後在交通銀行也是最大股東了。如今交通銀行大股東十幾家,但股本最大的剛剛過億。

    農行和央行差不多的規模,金霸天的入股份額是五千萬大洋。要知道拿銀行的股息和分紅是比鐵路股票還穩定的存在。這同時也是為了控制三個銀行被成立最晚的國行吞掉然後統一發行法幣,那玩意據說最早一百元還能買兩頭牛,後來就只能買盒火柴了。

    現在南京政府不發行法幣也不是不能支持戰事,若是真的一統銀行業只怕早晚會發生鈔賤如水的事情。

    三個分行長都說要回去商量一下,但一個銀行面臨現銀不夠的擠兌情況時這麼大筆的黃金白銀就在眼前,應該是不會拒絕的。黃金白銀和鈔票不一樣,鈔票一元錢存在銀行只能當做一元錢用,但是價值一元錢的黃金白銀存在銀行,銀行就可以用這價值一元錢的黃金白銀做準備金印三元錢在市場上流通。

    說起來,金霸天還要感謝老羅這個購銀法案,不然自己哪有機會插手銀行業,尤其是交通銀行這樣的全國性質的大銀行。

    沒到半天時間,三個銀行先後同意了金霸天用黃金白銀入股的要求,原先股東的股本因為這次入股被分攤薄了不假,但是總資本增加了說起來也沒有虧。何況人家這是來雪中送炭的,能讓三個大銀行應付過去這次購金的擠兌。

    既然成了三大行的最大股東,金霸天當然是要召開一屆董事會的。三個行的董事或董事代表都請來了,金霸天說道:「現在市場上就有兩個事,其實還是一個事,無非是國際上白銀漲價,白銀外流發生擠兌市場現大洋不足用,聽說上海都開始用米票肉票來帶銀用了。說起來,是壞事,但也未必不能變成好事。」

    交通銀行的分行長李平說道:「白銀外流,對我們這銀本位的國家這明明就是壞事嗎。若是那些人買了黃金都存在銀行倒也罷了,可是有很多人都拿回家去了。就拿我們交行來說吧,銀行九個月來的金銀儲量都是在下降的。」

    金銀儲量下降,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就無法在市面放出更多的現鈔,市面錢幣短缺也是理所當然了。

    「是啊,是啊。哪家都是這樣,我都被這賣銀買金的這些投機商擠兌的頭髮都白了。」

    金霸天繼續說道:「我的意見是,我們可以走金銀銅本位並行的路子。也就是在鑄造銀幣的同時,鑄造金幣和銅幣。」

    說著,金霸天打開門,叫進來一個打掃的夥計問道:「你身上有多少錢,掏出來給大家看看。」

    夥計不明所以,不過這裡都是大人物,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了。掏出身上的幾十個銅板,然後抖了抖褲袋表示沒了。

    金霸天給了這個夥計一元錢買下他身上這些銅子問道:「你帶幾十個銅子出門,可夠花嘛。」

    夥計答道:「夠啊,又不是添置什麼大件的家事。幾十個銅子一天花不完的。」

    把這夥計請出去後,金霸天對董事們說道:「大家看,市井小民用銅子就可以滿足消費需求。現在市場上的銅幣良莠不齊,多當四五厘錢用。我的意見是新的鑄造價值一分錢,五分錢,一毛錢的新銅幣。當然是按照現在市面上五厘的銅幣加倍重量來鑄造,免得貶值。同時鑄造面值五元錢,十元錢的金幣。」

    金霸天喝了口茶,等大家想了一會繼續說道:「這金幣,銀元,銅元,紙鈔互為彌補。就是金銀銅其中一個漲價,也不會對我們的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了。」

    做了多年分行長業務熟悉的李平一聽就明白了,說道:「這不就等於是我們給金銀銅強制實行了定價權了嘛。」

    「對呀。」金霸天點頭說道:「大家都知道,無論是住銅幣還是銀幣甚至金幣銀行都是有利潤的。如果國外想大量的套購,無論套購哪一樣,都要送給我們另兩樣。這樣一來,我們總是有得賺。」

    有個董事問道:「金子我們可以用銀行的外匯從國外銀行換,銀子流通了這麼多年也還好說,說起來金銀只是大額交易的補充,可是全國流通的銅幣量可是不少啊。難道我們要拿市面上的銅元改鑄大面額的銅元嘛,那樣小額銅元怎麼辦?」

    「我要說的就是這事,我手中正好掌握了一大批銅料,國府手上也有一批(收回來的子彈殼炮彈殼),無論哪批鑄個幾億銅元問題不大。鑄銅元這事我們也要拉上國行一起做,這樣才有公信力嘛,配上部分小面額的紙幣(一分兩分五分)足以救市。」

    這麼一說,董事們就安心了。

    可憐美帝花了大心血,收購白銀想讓華夏的白銀漲價帶動消費最後轉嫁經濟蕭條,結果被這些貴金屬投機商和銀行家們都鑽了口子。美帝和國際接軌是實行的金本位,當美帝用美鈔套購了大量的白銀後,這些銀行家和投機商又拿著美鈔換黃金,然後將黃金鑄成金幣投放市場再賺一筆。最後美帝發現,自己的黃金貯備也有點不夠的架勢,一幫銀行家又開始討論是不是要賣掉儲存的白銀套購黃金,畢竟白銀儲存的再多他不能當自家的錢用啊。

    原本市面緊缺現金的上海也在南京國行鑄造了大量的大銅元並投放市場之後,米票肉票也逐漸作古。

    四九城裡的圖書管理員這個月的薪水也發了一枚面額五元錢的金幣和三十個面值一毛錢的大銅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