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崇禎那些年

正文 (一一九)回到谷城會縣令 文 / 許洋(書坊)

    洪承疇並不知道李自成逃進了商洛山,他只是找不到李自成了,好像李自成從人間蒸發一樣。皇上心不安,洪承疇的心裡也不安,他安慰皇上說:「皇上你放心,臣一定再赴任上,坐鎮陝西,務必查出闖賊下落,將其緝拿歸案,由皇上處置!」

    既然張獻忠投降了,李自成的農民軍隊伍消滅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崇禎帝心想,也許形勢並沒有李巖說的那麼嚴重,因而也就把與清軍議和的事鬆了下來。可皇上並不知道,他不急皇太極卻急了,特別聽說李自成的農民軍被消滅了,皇太極以為還得對明王朝用兵,一定要把明朝官軍吸引過來,讓李自成東山再起;只有讓明朝窩裡鬥,才能有大清國的安全和利益。

    李巖帶著紅娘子回到湖北谷城,見到張獻忠,此時張獻忠的傷勢基本痊癒,聽取了李巖的匯報,知道皇上接受了投降,讓李巖做了湖北總兵和巡撫,心中雖然不悅,但還是接受了現實,畢竟官軍不再圍剿消滅他了。李巖當然知道張獻忠是怎麼想的,他不是不相信皇上,就是不相信皇上手下的官員,投降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決裂。

    鑒於張獻忠凝重的的心情,李巖說:「大帥你放心,我雖然被皇上封為總兵和巡撫,但這軍權還是你的,我們接受部隊整編,但不打亂部隊編制,更不放棄部隊的領導權,不允許他官軍插手,我們是**支隊。」張獻忠說:「這就好,我們過去也投降過,他們總想解散我們的部隊,或者安插官員來領導,剝奪我軍權,想最後讓我成為光桿司令再收拾我。」

    李巖說:「我早在防著他們這一招,我們手中不能沒有本錢;我知道我們融入不了他們的行列,他們也瞧不起我們,有本錢才好與他們抗衡。你馬上要緊張起來,開始招兵買馬,擴編隊伍;我給皇上報的是四萬五千人馬,你立即把這個數字充實起來。」張獻忠說:「那軍餉和軍服呢?」李巖說:「皇上已經下了聖旨,想兵部馬上會分發下來的。」

    張獻忠聞聽就笑了起來,說:「李將軍,你可萬不要相信這些政府官員,他們結成幫,拉成伙地欺騙皇上。官軍為什麼發不下糧餉,一拖就是幾個月的餉銀不給?就是從兵部開始就層層剋扣,環環截留,官大的甚至拿著士兵的餉銀做生意。河南我聽說皇上從南方調運來50萬石賑災糧,到災民手裡連5千石也沒有了,都被貪官們給剋扣完了;當他們向皇上匯報時,他們說的鱉蛋兒還圓:『發了,都發了,都發到了災民手裡!』其實發個球,災民們讓你憨狗等羊蛋去吧!」

    李巖說:「這些我都知道,我這次就是要以皇上給的權利,咱倆互相配合,來個打土豪,分田地,懲治貪官的革命行動;不僅要把貪官整下去,還要建立一支新型的武裝部隊,真正為百姓治理天下,保證百姓耕者有其田,安居樂業,能過上不愁吃喝的生活。」張獻忠說:「你真要有這種雄心壯志,受到皇上的支持,為皇上治理天下,救百姓於水火,那我也以身作則,改變作風,也不讓士兵們胡作非為了!」李巖奇怪問:「那為什麼?」

    張獻忠說:「你想呀,我過去造反,就是被逼無奈,生活不下去,真要拉起隊伍,也不知能幹出什麼名堂,就是殺貪官,殺土豪,搶東西,分糧食,還老受到官軍的圍剿,不知道今死明兒活著,腦袋在褲腰帶上繫著,所以就得東西享受,吃喝玩樂,聚斂錢財,一個美女不行找兩個,甚至想學皇上,弄一群老婆,死了就算了;不光我這樣想,許多當官當兵的都這麼想。既然以後是為了皇上,成了官軍,那就有了奔頭,就得有點規矩,首先從我做起,帶個好頭,讓皇上看看,泥腿子也能治天下,幹大事。」

    李巖激動說:「大帥,你能有這種想法,真是難能可貴!人幹事得有個目標,只為私利幹不成大事;干了大事還為私利,就沒意思了。就像皇上,天下都是他的,他還私個什麼利呢?可萬曆帝就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了鄭貴妃那個兒子當皇帝,什麼家當都賠上去了,把國家鬧騰的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別說百姓,連他的兒孫後輩皇帝也焦頭爛額,朝不慮夕,你說誰會說他好?死了也遭歷史的譴責和唾罵!所以,人要幹好事別幹壞事,特別當官的,就是自己的私事也會影響一大片,更應該幹好事別幹壞事了;好事名揚千里,壞事遺臭萬年,讓兒孫們都抬不起頭來,為有這種前輩而羞恥。」

    張獻忠說:「我就說貪官污吏們太傻**,你當官皇上給你的有俸祿,那已經是黃鼠狼爬駱駝屁股上,比老百姓扒的門子高出多少倍了;你再要多貪,多貪的每一分錢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現在我才發現,那些當官的總認為,他貪一點沒事,另一個也認為他貪一點也沒事,當都覺得沒事的時候,恰恰該百姓有事了!」李巖說:「所以我建議一條,咱們當官的以後,要與下級同甘共苦,官兵一致,不能像官軍,官員特殊化。」

    谷城的知縣叫阮之鈿,家是富豪,但沒有學問,當然考不取功名;但他有辦法,可以掏錢買官,也就是萬曆帝發明的捐官,捐獻點錢給你個官做。捐官,吏部有明碼標價,但還有一條,就是得有人推薦你,推薦的人必須是朝廷命官;就像考科舉一樣,考科舉也得有官員推薦,沒官員推薦你連科舉也考不了,這就有暗箱操作的餘地和空間了。我憑什麼推薦你呀?你得拿錢來。

    對於阮之鈿知道的人不多,但推薦他的劉若宰可就鼎鼎大名了,他是崇禎元年的科狀元、書畫家;出生於書香門第,思敏捷,出口成章,楷、行、草書均精絕。他常向朝廷舉薦智勇忠貞的人才,明末名將史可法由安池道監軍升為安徽巡撫,就是因為他的舉薦。關於劉若宰,我們還可說出他許多故事:

    天啟五年,劉若宰又參加了那一年科舉考試,這是他第五次參加科舉考試了。在筆試中,他發揮得很好,被主考官選出來參加熹宗皇帝親自主持的面試。『劉若宰經常和一些當時很有聲望的化名人交往,見過很多大世面,於是在熹宗皇帝面前一點兒都不害怕。熹宗皇帝一連提了幾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而且聲音渾厚清晰。熹宗皇帝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就又隨口問了一句:「祖籍哪裡?」

    劉若宰知道皇帝最忌諱起義軍,水泊梁山又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起義軍的老窩,要是對皇帝說了實話,皇帝肯定會不高興的,於是就想編個謊話騙過皇帝。可是劉若宰又想一想,「我怎麼能不承認自己的祖籍呢?這可是不孝。再說我怎麼能說謊呢?」於是,他挺起胸膛說:「回陛下,小民祖籍水泊梁山。」

    熹宗皇帝一聽,果然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嚴肅地問:「你從小就住在水泊梁山嗎?」劉若宰知道熹宗皇帝已經不高興了,依然照實回答:「小民的祖父和曾祖父住在梁山,到了我父親時就搬到江蘇去了,我是在江蘇出生長大的,從來沒有去過梁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