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崇禎那些年

正文 (一三二)借坡下驢謀出路 文 / 許洋(書坊)

    皇上多希望他的官員中,有個像李巖那樣有雄才大略的人,力排眾議,說出他想聽的話?

    可是,當皇上提出這些問題,擺在大臣們面前時,洪承疇則覺得,彈劾他的死對頭楊嗣昌的機會來了。

    洪承疇站出來,向皇上一拜說:「皇上,臣以為,造成如此慘痛的損失,楊嗣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就外部來說,楊嗣昌力主議和,和的怎麼樣呢?清軍大舉進攻,吳阿衡和盧象升兩員大將殉國;就內部來講,楊嗣昌使用他的親信熊燦,就是這個熊燦,招降了張獻忠,那根本就是詐降,是楊嗣昌姑息養奸。」

    洪承疇的話,立即得到了眾臣的一致贊同;有人還揭露盧象升的死,是楊嗣昌調開部隊,不令高起潛救援有意害死的。其實大臣們說的都是實情,只有皇上心裡清楚和理解楊嗣昌的心情,更進一步明白了李巖向他說的,官員應該是各民族和各階層的代表,不能是一色科舉考試的知識分子代表,這些漢民富人出身的進士們,只代表他們自己的利益,怎能會代表滿族人和窮百姓的利益呢?可這長期形成的弊端,又怎能一時半刻解決得了呢?

    皇上就是皇上,關鍵時刻就顯出了他的權威性,他厲聲說:「傳旨,將熊燦打入大牢,聽後處置!」不說眾大臣愕然,連楊嗣昌也不知皇上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他撲倒在地,為熊燦開拓說:「都是臣之罪,與熊燦並不相干!」皇上拒絕說:「就這樣了!」停了停又說:「楊嗣昌,既然你以為你有罪,現在張獻忠反叛,李自成東山再起,盡快給朕拿出你的方案,你準備咋辦?」

    楊嗣昌恍然大悟,明白皇上並沒有處理他的意思,就感到不如離開內閣首輔這個位置,遠離朝堂好,於是再拜說:「臣情願親自掛帥,前去剿滅!」皇上感到楊嗣昌果然聰明,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也算作對他的處罰,就說:「好,何時出發,朕為你踐行。」

    只有熊燦坐在大牢裡,現在才想起李巖的話,那時李巖就告訴他,只要把張獻忠逼的造反了,皇上不會饒過他,看來這話真不欠假,早知如此,聽李巖一句,也不致落到今天的下場,人無前後眼,後悔晚矣!他早聽家人說,有人使壞,把他家祖墳的龍脈挖斷,他還滿不在乎,現在看來效驗了。

    洪承疇雖然沒有扳倒楊嗣昌,也算把楊嗣昌請出了京城,看風使舵的官員們都看清了,主和派失利了;於是都推舉洪承疇為兵部尚書,接替盧象升為冀遼經略,主戰派佔了上風,皇上不得不同意。洪承疇本想做內閣首輔,接替楊嗣昌的職務,卻只為兵部尚書,也算看清了皇上的動機,從心裡反感他洪承疇,是官員們把他抬上去的。

    既然讓做冀遼經略,總得有兵呀?洪承疇請求皇上,把吳三桂和他的關寧鐵騎調往遼東。皇上思忖再三,因為現在也只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這一支王牌軍了,不能總是讓他對付農民軍,要是洪承疇真能抵禦住清軍,不使再來侵犯中原,那也不失為好事。皇上儘管相信李巖,支持李巖,甚至做好了失去重權建立三方聯合政府的準備,但他夢想的還是一個人說了算的皇權統治,希望外部的洪承疇和內部的楊嗣昌能夠雙雙取勝。

    九月初一,皇上在平台召見楊嗣昌,楊嗣昌感動說:「皇上的話不留在家過夜,臣早晨接受命令,傍晚就出發,軍用物資器械希望皇上下令有關部門迅速發下來。」皇上很高興,說:「愛卿能夠如此,朕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第二天,賞賜白金百兩,大紅……絲四套,鬥牛衣一件,銀子四萬兩,銀牌一千五百個,帛幣一千。

    楊嗣昌列舉七件事報告給皇上,皇上也都同意了。四日,皇上又召見他,為他設宴餞行,親手為楊嗣昌進了三爵酒,御制贈行詩一章,楊嗣昌跪著朗誦,一邊拜一邊哭。過了二天,楊嗣昌向皇帝辭行,皇上又賜給他用膳。感激涕零的楊嗣昌星夜兼程,月底就抵達了襄陽,進入熊燦軍中,對於熊燦的被捕,楊嗣昌還在為他上疏辯解。

    皇上之所以這麼好的對待楊嗣昌,幾乎是無微不至了,心裡還有一個念頭,就是希望楊嗣昌能再一次地促成張獻忠投降歸順,而且能使楊嗣昌和李巖團結起來;最好使李自成也投降歸順起來,恢復到張獻忠沒反叛前的樣子。假若楊嗣昌能夠接受李巖的觀點,和李巖合作起來,進一步和主和派的官員們相互配合,那朝中的事也就好辦了。

    然而,楊嗣昌儘管是主和派,那是為了維護皇權制度,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和家產,卻從骨子裡反對李巖建立三方聯合政府的設想。既然議和不成,想讓楊嗣昌和李巖密切配合也就成為不可能的了。十月初一日,楊嗣昌在襄陽大誓三軍,督理宦官劉元斌,湖廣巡撫孔火召,總兵官左良玉、賀人龍等人都到會參加。

    為了使李自成的隊伍很快發展起來,李巖讓張獻忠帶著隊伍離開谷城,向西攻打,奪取漢中,在那裡建立根據地;他自己帶著李年、紅娘子和三千將士,跟隨李自成、牛金星、劉宗敏向北進入河南。由於吳三桂和左良玉的大軍撤走,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開鄧州,占南陽,奪取葉縣,包圍沈丘,放火燒了項城的外城,向東打到光山,隊伍很快就發展到十萬之眾,控制了豫南大片土地。

    楊嗣昌的主力就是左良玉的隊伍,副將張瓊、刁明忠率領部隊,翻山越嶺行軍九十里,偷襲葉縣賀一龍成功;他們乘虛而入,守軍棄城而逃,他們追擊四十里,斬首一千七百多騎。回到襄陽,楊嗣昌親自頒發賞賜。接著,另一支農民軍武裝,自稱興世王的王國寧率千人來歸附左良玉的官軍,楊嗣昌在襄陽接受他的投降,把王國寧的妻子、兒女安排在樊城,並表彰左良玉是平賊將軍。這些都是小勝利,但楊嗣昌卻都不斷的報與皇上,炫耀自己剿匪有方,也為了安皇上的心。

    再說張獻忠、羅汝才、惠登相等順著鄖陽、興安的山間小道,攻打南漳、谷城、房縣、竹山、竹溪。楊嗣昌鞭打刁明忠,殺死監軍僉事殷大白來示眾,督促賀人龍圍剿張獻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