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十一章 我心飛翔之大天堂 文 / 更童

    古靈的思維猶如乘坐過山車上下翻滾,騰挪若雲,似乎要席捲一切,卻仍有一片洞天不能徹見,他整理整理思路,提出了他多日的疑惑,「佛教所詮釋的宇宙和歷史進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嗯,這個我們先來談佛教的宇宙系統吧。佛教世界系統由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世界種、世界海、全體法界等層次構成,我們所處的這個大千世界叫婆娑世界,先從其中的小世界逐自說吧!」

    「我們身處的地球是不是就是一個小世界?」

    「還差遠呢,充其量就是摩天大廈中的一個小隔間,佛教所講的這個小世界最下方是空輪,是無邊無垠的虛空,虛空中有一風輪,厚一百多億公里,風輪上有一個水輪,水輪厚六十多億公里直徑約一百億公里,水輪上有金地輪,直徑與水輪一樣,厚二十多億公里。」杜老師在紙上畫了畫圖,「這個金地輪上有九座大山,山之間有八處大海,九山之首稱須彌山,為小世界的主幹,處於山海之中心,出水入水各六十多萬公里,由四種寶物合成,東面是黃金,南面是藍色的琉璃,西面是白銀,北面是紅色的玉石,須彌山周圍分佈七個香水海,七座金山,再外是鹹水海,鹹水海外是鐵圍山圍成一個小世界。在鹹水海中,於須彌山四方各現一大洲,大洲旁邊各附兩個中洲與無數小洲,這些洲都是人住的地方。日月繞須彌山半山腰轉圈,上面住著日天子與月天子,他們都屬於四大天王天這個層次,地球其實就是南閻浮提洲,天人視地球為平面,人類感覺它是圓的,這是由於心中開顯的性量與眾同氣分不同導致,閻浮提洲下四千公里有閻摩王國,此乃鬼類的主要居住地,有德的鬼即世俗所崇拜的諸神,如山神、土地爺等,享用與天人兩道差不多,無威德的鬼即餓鬼,雜居人道,依於糞穢、草木、塚墓、金石而住,無宅舍可以棲止,業較輕者尚能混口飯,業報重的長期飢渴,一切餓鬼皆因貪婪、吝嗇、妒忌等因緣而化生。閻浮提洲下方十六萬公里有無間地獄,長寬高皆十六萬公里,無間地獄之上與四周為小地獄,裡面眾生皆因殺盜淫妄等惡業有重大過犯,又不知悔,所以被治罪,地獄慘狀在佛經中多有描述,常人見了能嚇死,人間最淒慘最恐怖最殘酷的刑罰與地獄裡相比,那是曾經滄海難為水。」

    古靈心頭一陣顫抖,杜老師又接著說:「大海為畜生道主要居住地,也有一部分畜生散於他處,與天、人、鬼、地獄同居,種類最繁雜,形狀大小千差萬別,天上有龍,金翅鳥,身量大者可繞須彌山二十圈,水中微生物小的肉眼看不見,我們所能知道的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類、細菌類僅僅是地球上與人同居的一小部分,與畜生道總量相比簡直微乎其微,愚癡為畜生主因。海平面以上為諸天境界,最低一層天為四王天,天人處在須彌山半腰與七金山頂或日月星辰上,他們身體長二百多米,以人間五十年為一天,壽五百歲。忉利天處須彌山頂上,天宮周長八萬公里,高十餘公里,黃金為地,平坦無坑,忉利天人長五百米,以人間一百年為一天,壽一千歲。再往上四重天為空居天,寶雲為地,離海面距離翻番,天人身體遞增半里,壽命的計算方式翻番,壽命長度也依次翻番,依次為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他們與另外五道眾生共同構成欲界,因未脫離慾念的緣故,然而天道眾生是修十種善業的結果,境界比人要殊勝,不須投胎,自然化生,身體清淨,無體液汗液屎尿等污穢,姿容甚美,人間絕色與天人相比,猶如母猴一般不堪親近。」

    古靈嘿嘿笑了,「那他們吃什麼,像莊子說得那樣吸風飲露嗎?」

    「天人的衣食隨思自至,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須勞作,欲界眾生未能脫離淫念、飲食與睡眠等**,都具足身形、心思與**,再往上為色界天,能脫離慾念,色界天再往上則為無色界天,連具體的身形都沒有,僅有心思精神存在。色界諸天,離海面越來越遠,眾生身體越來越長碩,壽命越來越長,甚至要用『劫』來計量,因為眾生的壽命與時間感覺以心念與呼吸為標準來衡量的,人類看動物,覺其生命短促,因為動物們心念流轉速度更快,其實動物們自己覺得自己也是度過一生,與人壽命感覺也差不多,天人看我們彷彿我們視昆蟲,越往上,心念越慢,呼吸越緩,壽命就越長,所以一切修行都是從控制意念與呼吸頻率為基礎的。」

    古靈的神思早已飛往九霄雲外,「那麼一個小世界就包括這麼多嗎?我怎麼現在覺得地球跟個螞蟻窩差不多!」

    杜老師「撲哧」笑了,「小世界是到色界初禪為止,初禪分三層,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天,大梵天王主轄一個小世界,壽命極長,自以為永恆,他又可以靠定中意念聚集眾生根力造出種種物相,所以自詡為造物主,其乃修善行與修梵行而所得的善果,所以對下界仁慈若父母。佛出世後,梵王為利益眾生故甘為佛之護法,佛經中常能見到其勸請諸佛說法,西方文化中的人類先知如摩西、諾亞、亞伯拉罕等是由於此類人士能與梵王等天眾相感應,梵王也可以派使者直接下界來人間度化群生,如耶穌、默罕默德等聖者。」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那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這樣的小世界?」

    「一千個小世界積成一個小千世界,容攝於二禪天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積成一個中千世界,容攝於三禪天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積集成一個大千世界,容攝於四禪天,所以大千世界是千的三次方,又特稱三千大千世界。」

    古靈瞠目結舌,算了算,「那就是說,一個大千世界有十億個小世界,而地球在一個小世界中恰如大海之一滴。」

    杜老師笑了笑,「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其實大千世界處處都有我們的心性能量參與其中,一化生佛所教化的區域為一個大千世界,恆沙河數的大千世界構成一個世界種,為無色界天或某一層的他受用佛土所覆蓋,而無數個世界種分佈於一大蓮花之上,為一個他受用佛土的最高層或無色界之非想天所覆蓋,構成一世界海。他受用身佛的化度範圍為一個世界海,我們所處的世界海稱華藏莊嚴世界海,簡稱華嚴世界,《華嚴經》為報身佛所說,處處說世界海,以世界海為單位。」

    古靈拍了拍頭,「等等,我的腦子快盛不下了,讓我放鬆一下先。」古靈轉身去倒水。

    杜老師找出一本《梵網經》,念道:「我今盧捨那,坐花中央台,一花千百葉,一葉一釋迦,復有百億國,一國一釋迦。這就是他受用身佛與應化身佛的層級關係,自受用身佛土位於他受用身佛土及無色界天之上,其空間範圍則遍覆於法界一切世界海之上,無有限量,為法界空間之全體,稱全體法界,又稱密嚴佛土,超諸佛國,遠離日月星宿,莊嚴不可思議。」

    古靈說:「照我的理解,世界既分高下,那是不是高處眾生能看低處,而低處眾生不能看高處?」

    「嗯,差不多,但也不絕對,螞蟻不知有人,人不知有天神,天神不知有佛,成佛之後,無論身處何地,都能遍知全體法界一切處及一切眾生輪迴命運,從始至終一覽無遺,梵天自以為世界主宰,人類也自詡為萬物之靈、大自然的主人,螞蟻霸佔著巴掌大的地方也會自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公,眾生的偏見與傲慢塑造了這個宇宙中最大的幽默,一想到這些,我不知是該哭還是笑。」

    古靈也是哭笑不得,「佛教宇宙體系我已大致明瞭,那宇宙歷史的演變過程呢?」

    「這個,先從地球說起吧!地球是無中生有的,最初有一個或一部分眾生因為心性的開展,像做夢似的開創出這麼一個幻化的空間,中國神話中的盤古就是這麼個開天闢地的人物,地球空間開創之後,又有許多眾生因心性習氣相投而源源不斷降生於地球上,亞當與夏娃被逐事件可以比喻說明這個過程。人類壽命是從八萬四千歲開始,因煩惱習氣和**漸長,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此過程為減劫,又從十歲漸增,每百年增一歲,恢復至八萬四千歲,此過程為增劫,人類清淨心漸長,慾念減消。一增一減為一小劫,直至地球毀滅。這是小範圍的循環往復。從大千世界的層面說,一切色法物質都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歷程,在成劫中,色界諸天不斷迷執,煩惱越來越重,直到無間地獄形成,這個成劫的過程才算完了,然後是相對穩定的住劫,六道輪迴無有休止,再到壞劫時,一切眾生都開始覺悟並修梵行,地獄先空了,沒有眾生業力支持,地獄就崩壞消失,緊接著大海人間的眾生都到了天界中,地球就崩壞消失了,世界末日時,突有劫火漫天,後有風輪一旋,一切化為灰燼,不存在了,然後就接著是欲界天,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全崩壞,所有眾生均在四禪天上,因為四禪天色法細微,天人無須依物而往,所以到了四禪天就不再壞了,四禪以下全壞了就轉入空劫。這段時間劫數一至,又開始有眾生下墮,又形成欲界天、人間、鬼道、畜生道、地獄,在形成過程中,各類眾生阿賴耶識中潛藏的信息種又乘緣被激活,剛開始一切眾生都說梵語,後來因習性乖僻,語言都不斷演變分化,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不同的眾生演變成不同的身形,或化生、或胎生、或卵生、或濕生,眾生有什麼樣的心態與習性就會形成相應的身形,千差萬別,現身之初,唯是一團淨光淨氣,後來不斷地從四周環境中攝取物質以滋養身體,便形成粗重的肉身。其實眾生一切的身形、思想、文化、語言和習性都是無始以來熏染儲存的信息文件,從心中隨緣發現,構成所謂的天賦與習性.愛好。縱觀這個過程,就如同一張光盤反來復去地播放,裡面的細節可能不盡相同,但大體情節是類似的,可悲的是,戲中的演員都把戲台當做了真實的生活。」

    古靈一下子無法徹底理解,但他卻對生命的輪迴過程梳理明白了,他看了看表,剛五點,便又問了一個問題,「您是如何走向佛教的?是天生的還是受他人影響?」

    「其實一切都是緣分,我本來是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母親篤信基督,父親在文革中被批,死於武鬥,那時我還不到一歲,母親帶著我回姥姥家,我從小在一個天主教社區長大,相信上帝確實存在,後來學習唯物論哲學,使我在思想上產生了混亂,險些釀成自尋短見去證實靈魂的永恆存在與否,經過思想的交戈鬥爭,我開始轉向於科學,認為真理只能從科學中去驗證。在南開大學念物理系時,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熵的世界觀》,它指出科學技術已經給人類造成空前的危機,工業文明將要走入其盡頭,這本書使我對獻身科學之價值產生了懷疑。另一本書是《現代物理與東方神秘主義》,這本書指出現代物理學繞了一個兩千年的大圓圈又回到古老之東方智慧,在古老的東方智慧中似乎有比物理學更為高深究竟的宇宙觀,這令我對於儒釋道等東方神秘文化發生強烈的興趣。那一年我大學即將畢業,全國各高校紛紛爆發學潮,我本欲響應進京,家裡卻傳來母親病重的消息,當我奔完喪回學校後,才得知同宿舍朝夕相處的室友們有的逃到國外去了,有的被迫退學了,僅餘下一四川的哥們和我,我們倆人在畢業前夕討論了人生觀問題,他認為追求靈魂是沒有用的,錢才是最實用的東西,有錢就有一切,而我怎麼也提不起對現實的關注,我開始深刻思考人一生究竟應該如何度過才算是有意義。後來我考了中山大學的中國哲學研究生,又攻讀了北京大學的宗教學博士,接觸了大乘佛法,確立了對整個宇宙與生命的系統認識,從此不再有根本困惑。別人以為我進入了一個圈子出不來了,而我自己清楚我是一隻從井底跳出的青蛙,終於看到天有多大。你若能理解我這幾天給你講的東西,以後再看任何佛教經典都不會產生根本疑惑,更別說其它文化典籍了,一眼即可判其高下真偽。我兒時篤信的上帝,曾經被我的理性殺死,後來在佛教的世界裡,上帝與其他一切神靈又復活了,我這些年的心路歷程常人無法體會,你需要看的書還很多。」

    古靈足足沉默了有一分鐘,看看表,「我該去食堂了。」

    「你還在我這裡吃吧,不必客氣。」

    「不了,我晚上還有事。」古靈起身告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