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唉,圓明園 文 / 惡魔奧斯卡
1859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京西郊~~~圓明園。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48年),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處景觀,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繼續大興土木,拓展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又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
而此刻,在圓明園三園之一,綺春園裡一處暖房裡,萬國上邦之主咸豐皇帝正躺在軟榻上,聽坐在御案前的懿貴妃口述奏章內容。
葉赫那拉氏時年二十四歲,雖姿色平平,然母憑子貴得封貴妃,因其性情溫婉,工於書法,並且心思縝密聰慧,咸豐皇帝不但讓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充當自己秘書兼參謀。
此時懿貴妃剛說罷一則官場趣話,引得咸豐皇帝笑了一陣,方才又揀了下一篇奏章,柔聲道;
「皇上,這又是不好的請罪折子,要念麼?」
「唉,國事維艱,朕這些日子以來,又有哪一天舒心過?」咸豐皇帝揉著額頭道;「不要念那些恭頌的無用廢話,只說事情大概就行了,誰的請罪折子?」
「是安徽巡撫翁同書的折子,說的是四月初,廬州發匪賊眾突然大寇皖北,掠三四萬餘民眾,牲畜萬頭,資財米糧數千車···」
「發匪殊為可惡!」咸豐皇帝以手捶榻,發怒道;「他翁同書更可惡,愚鈍懵懂,愚不可及!還有那個督軍的袁甲三是幹什麼吃的?朕封他為漕運總督,督辦安徽軍務,難道就坐看發匪掠民,荼毒百姓?」
懿貴妃翻揀了下奏章,又拿起一個折子道;「那袁甲三也附了請罪折子,上面說他守備臨淮,兵力不足,但也揀選馬步三千,出擊截賊歸路,初時頗有斬獲,救回被掠民眾數千,萬斤糧草,然發匪突然回軍大至,箭矢如雨,三千臨淮軍寡不敵眾,故而又遭小敗而退,這折子上他除了請罪,再就是請兵請餉···」
「哼!先言勝後言敗,雖不是委敗為勝,也是奸佞之言!朕哪還有銀子給他添兵募勇!」
咸豐皇帝翻身下榻,在案幾前踱了幾步,又氣憤憤問道;「不是有保甲團練麼,他和那翁同書先前在奏章裡不是說,安徽轄地不是遍處挑溝掘壕,廣立圩寨,並有操演精熟的練勇十幾萬麼?」
懿貴妃又細看奏折,找到一段話道;「···淮北練總苗氏,聞發匪會攻鳳台縣城,即聚練勇二萬餘往援,發匪旋即分兵萬餘來戰,其酋洪天福貴者,號『拔毛幼主』,為偽天王太子,年十歲,善制奇兵巧械,乃督數千連弩兵與發石車數百架,石落如雨,箭矢漫天,眾鄉勇團練兵刃粗陋,衣單無甲,故而死傷無數,大敗而潰···」
「罷了,別念了!借口,都是借口!頑愚鄉民,總不能持。」咸豐帝越加煩躁道;「前番冒出個四眼狗陳玉成,怎麼這又冒出個十歲的拔毛幼主?朕的這些煌煌封疆大吏,統帥堂堂經制之兵,竟連一個黃口孺子都打不過麼?」
「皇上忘了麼?」懿貴妃柔聲道;「就在上個月,和春派遣剛從吉林,察哈爾調來的精銳馬兵五千人偷渡到江北,就是想奇襲活擒這個偽太子,結果被他用連弩火槍與陷馬坑打了個全軍覆沒,逃回來的不足百騎,達桑巴圖魯阿而泰及被俘的百餘滿洲將士俱被剜去雙眼,用繩索串成一串,徘徊江畔慘不忍睹···皇上當時還說,能作出此等事來的絕不是個十歲稚童,必定是四眼狗陳玉成指揮的伏擊,而後委功於偽太子,借而揚名罷了,而今看來···」
她沒有分析下去,聰明的女人懂得不炫耀自己的聰明,她把話引導到了,答案然讓男人自己分析出來,自己再投以崇拜讚頌的目光,這才是小秘的聰明之處,男人才會有成就感,才會更覺得你溫婉可人。
「那四眼狗陳玉成現今頓兵數萬於潛山、太湖,與勇將多隆阿、鮑超激戰正酣,自是不能分身了。」咸豐帝沉吟道;「難道,這偽太子身邊另有宿將統兵?這驅民以利誘敵,間道伏擊,再加上圍城打援,端的是用兵老辣啊···如今練勇大潰,鳳台,懷遠兩地恐怕旦夕可下,那就與捻匪就連成了一片,到時大股敵寇再回困壽州,只怕安徽就要全境淪陷了啊。」
懿貴妃噗嗤一笑道;「皇上總是把事情想得過於嚴重了,地方保甲團練雖敗,但是敗而未滅,只是散回鄉里,可召之再戰,那安徽圩寨遍地,據說足有千餘,發匪一個個寨子攻去,就算一天拿下兩座寨子,沒有一年半載也休想掃平,況且此省保甲練勇足有二十幾萬,就算進攻不足,暫且守住那州府縣城不被攻陷還是綽綽有餘,而今江南大營的百里長壕已成,如若太湖方向的多隆阿再打敗四眼狗陳玉成,就能截斷糧道,鐵壁合圍南京,到時候這股發匪後路被斷,進退失據,恐怕就會軍心大亂,兵無戰心了。」
咸豐帝皺眉道;「話雖如此,可如若他們據蒙城、鳳台,懷遠一帶頓兵固守呢?「
懿貴妃故作天真的眨巴著眼睛道;「臣妾在想啊,那十歲的領軍孩子畢竟是個偽天王的所謂太子吧,在發匪中身份也是殊為貴重,不會總在前線指揮作戰,也更不會駐紮險地吧?」
「對啊!」咸豐帝猛一擊掌;「發匪此次作戰,只是擄掠大量牲口民眾,此乃不想久駐之意啊,只要那鳳台,懷遠府縣堅守幾日,那偽太子速攻不下,自然就撤了,否則曠日持久,朕的朝廷大軍自河南當頭壓下,袁甲三的臨淮軍再直取廬州,斷其歸路,就呈甕中捉鱉之勢啊!」
懿貴妃蹙眉憂慮道;「怕只怕安徽的鄉勇團練遭遇新敗,地方鄉紳人心散了,就不好收拾了。」
「重振士氣麼,這有何難!」咸豐帝揚額道;「蘭兒,擬旨~~淮北士紳苗氏···他叫什麼來著?」
「苗沛霖。」懿貴妃低聲邊說邊寫。
「對,淮北士紳苗沛霖,」咸豐帝咳嗽了一聲,接著朗聲道;「素來忠直奉國,沉勇有謀,雖經挫折,敗而不餒,今諭賞葛爾薩巴圖魯勇號及四川川北道,從二品頂戴花翎,望忠心為國,再立殊勳,當不吝封爵之賞!」
接著這位病瘦的帝王又是自詡的一笑;「想朕這道諭旨下去,那苗氏必會收拾散兵潰勇,守住府縣不失吧?唉,只要不花朕的銀子,這二三品的官爵麼,朕是準備捨幾百個出去的,先把這亂匪巨寇打平了再說。」
「皇上此招真是高妙!不費一兵一錢,就換來皖中數萬練勇拚死效力呢。」懿貴妃媚眼如絲的讚頌道;「那麼安徽巡撫翁同書和漕運總督袁甲三那裡,又該如何處置呢?」
「擬旨叱責他們,罰俸半年,留職查看,以觀後效,」咸豐帝吩咐道;「既然食君之祿,總要鞭策他們為朕用心辦差才是。」
「皇上此言甚是,」懿貴妃一邊遣詞造句的書寫,一邊輕歎道;「那袁甲三先前屢破捻匪,如今又在臨淮壽州一帶拒著大股發匪,也算是個能臣了,若不是兵力不足,想必不會任由匪患肆虐···唉,這安徽捻子發匪的,鬧騰的愈發厲害了,皇上,您也該動動真格的了,博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不就是您手中的快刀麼?」
「唉,蘭兒啊,你以為朕不想麼?」咸豐帝歎道;「湍多巴圖魯是朕手中的鎮國柱石,先帝予朕親選的顧命大臣,咸豐四年五年那當口兒,發匪兩路軍馬攻入京畿,直叩津門,是朕親賜太祖寶刀給僧王,讓其統領健銳營、神機火器營、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巡撲五營及察哈爾各官兵,並哲裡木、卓索圖、昭烏達蒙古諸王勁旅出京鏖戰悍匪林鳳祥、李開芳~~兩年之中,大小數百戰,生擒兩巨寇,並將其餘孽全部殄滅,無一漏網,因此威名震於海內啊。」
「這還是皇上和先帝用人識人,調度有方,」懿貴妃問道;「皇上,您遲遲不遣僧王的這支虎賁之師出去,是不是要防著英法兩夷搗亂啊?」
咸豐帝點頭道;「不錯,那英夷、法夷國小人貪,粗鄙奸邪,堅持以換約之名上京,蓄意辱我天朝體面,朕恐怕他們賊心未熄,生釁滋事,故而命僧王率部在大沽口一帶駐防,待那夷狄丑類換約完畢,退出京畿重地後,朕必將登台拜將,許他行霹靂手段,重酬將士戰功,讓僧王率我八旗精銳出京,一舉蕩平匪患!」
「那麼,臣妾這擬旨之功,皇上打算怎麼酬謝啊?」懿貴妃眼中水汪汪的,臉色緋紅,媚笑如花。
咸豐帝心旌大動,轉身踱到御案前,俯身在葉赫那拉氏耳邊一字字吹氣低語;
「快些將在旨上用寶,著人發給軍機處,然後屏退左右,朕就在榻上,先酬了你擬旨之功罷。」
「遵旨,臣妾謝皇上厚賞,嘻嘻···」
·······
這道聖旨,經過軍機處、禮部、典司衙一隻又一隻或白皙或肥嫩的官員之手,最終背在了一名清兵急使身上,策馬疾奔向遙遠的安徽壽州,而這一來一回,至少一周過去了,安徽局勢已經大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