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八章 借糧 文 / 重複的點
當關雲回到太尉府的時候,天色已經漆黑,深夜已至,可不知是因為夏日天氣太熱還是因為剛才皇宮內爭論的太激烈。關雲即便坐下來喝了兩杯茶,心依舊靜不下來。
洪武帝為什麼要召嚴冬回來呢?關雲心中甚是疑惑,且不說現在揚州局勢基本已定,正是將領奪取功績的時刻,就算是為了嚴冬的成長,也應該將嚴冬留在揚州,畢竟玉不琢不成器。
一個將領要想成長起來,除了有天分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場場戰爭的經驗積累。
嚴冬雖然參與了兩次大戰,而且皆有不俗的表現,可是嚴冬畢竟還很年輕。像他這樣年少成名的人,最忌諱的就是驕傲自大。
拿不定洪武帝的注意,關雲也不知該如何起草將嚴冬調回來的公文。
一番苦思冥想之後,關雲這才又拿起紙筆。
皇宮內為嚴冬的事情大爭一番,而不知此事的嚴冬,此刻正和孫乾準備前去援軍大營。
這一次,倒不是嚴冬向來軍營。壽春的百姓雖已都運送出來,可是糧草問題仍舊存在,幾萬百姓,不論放在那一州,那一郡,都是個不小的麻煩,這些人所要消耗的糧草,雖然遠不如士卒,可是畢竟還是一個不小的量。
其實嚴冬現在甚至不知道,這些百姓該去向何方,只是簡單的將他們先安置在淮水岸旁。
當嚴冬來到軍營後,很快的便見到了劉恆。
「嚴冬,此次揚州功績之最,非你莫屬了。」劉恆笑著將嚴冬迎進了營帳。
「六皇子說笑了,揚州戰事還未完結,大乾人損失不多,而大周,這場大水,也只是衝垮了他們保衛壽春之勢罷了。」嚴冬客套著。
「哈哈,你我之間,就不必謙虛了。」劉恆親近的說道:「你是不知,當得知壽春被水淹的時候,我的心都跳起來了,五妹臨來前可是囑咐我一定要帶你回去的,我真怕食言。不過當時孫壯士倒是很相信你,認為你已定還活著。」
說著,劉恆看向孫乾,嚴冬活著,劉恆自然要將心中那份拉攏孫乾的心收起來。
嚴冬也是看向孫乾,見他點頭,心中有些差異,孫乾向來不喜這些話語,怎麼今日倒是同意了劉恆的話,看來,這劉恆,還真是有些本事。
「讓六皇子費心了,五公主可還好?」嚴冬也不再談論這些,劉恆想要拉攏自己的心思,自己很瞭解,雖然因為劉清兒的原因,嚴冬對劉恆的成見已經消失,但是嚴冬絕不會靠近他。皇子之爭,他不想參與。
「五妹?唉!」劉恆一聲長歎:「自從得知周乾聯軍攻打揚州,五妹就愁眉不展,而傳來壽春被圍的消息,更是每日歎息。很是不好。」
嚴冬也是皺眉,心中有些觸動,有人牽掛的感覺,很是讓人心動。
見到嚴冬也是皺眉,劉恆連忙說道:「不過你放心,壽春此戰,早已八百里加急傳回長安了,向來此時,五妹應該知道你的消息了。」
點頭,嚴冬深吸一口氣,調整一下心態,正色道:「六皇子,嚴冬次來,是有一事相求。」
一愣,有事找自己?劉恆心中一動,如果是別人,劉恆肯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絕不會管,可是對於嚴冬,他十分看來,此刻巴不得嚴冬有事找自己,讓他欠下自己的人情。以此來促進兩人的關係。
「你的事情,我一定幫,什麼事兒?直說。」劉恆很是乾脆的答應下來。
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劉恆這般對待自己,嚴冬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冷冰冰。
「是這樣的,壽春雖然被淹了,但是城中的百姓,多是逃了出來,我已經派人將他們運出壽春水域,安置在淮水岸邊。只是,大水要退去,還需幾月,百姓們的糧食,成了問題。」嚴冬坦言相告。
眉目思索起來,劉恆沒有想到嚴冬說的是這件事情,他不是壽春都尉嗎?那個壽春郡守不是還活著嗎?
「大約有多少百姓?」想了想,劉恆問道,壽春城的百姓,肯定不能不管,即便此時自己不管,相信不久丞相府也會下來公文,倒不如此時一併解決了,還能叫好嚴冬。()
「約有幾萬人!」嚴冬沉重的說道,他昨夜和戴鑫商討過壽春百姓安置一事,但是戴鑫多是悲觀,認為此時不會有人管這些百姓。
今日一早,嚴冬和戴鑫便兵分兩路,自己來援軍大營,而戴鑫,則是渡過淮水,向豫州境內的郡地求援。
「幾萬人?」劉恆輕聲說道,他本以為壽春倖存的百姓頂多也就一萬多人,自己和郭堯商量一下,或許可以分出一些軍糧供給。但是這一下子憑空多了幾倍,劉恆也不敢輕易的應承下來。
看出了劉恆有些為難,嚴冬也再開口,等待著他的答覆。
好一會兒,劉恆這才抬頭,看向嚴冬,說道:「嚴冬,我至多能夠解決一萬多人的糧草。」
聽著劉恆的話,嚴冬已經很滿意了,他本來就不認為劉恆能夠將事情全部解決。
「那就多謝六皇子了,剩下的,我再想想辦法。」嚴冬感謝著。
「唉!你我之間,就不要再說這些了。」劉恆笑著揮手,說道:「其實,剩下的糧草,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還請六皇子賜教。」嚴冬眼睛一凜。
「這幾萬百姓,雖然人數眾多,但如果只是日常消耗,也費不了多少,而據我所知,大軍中的糧草,還算充足,想來分出一部分,也未嘗不可,只是,這件事情,你要和主將商談。」劉恆沉聲說道。
「郭將軍?」嚴冬疑惑的問道。
劉恆點頭,說道:「我現在帶你去見他,不過你究竟能要來多少糧草,可就全在你了。」
「那就有勞六皇子了。」嚴冬神色凝重。
在劉恆帶自己去見郭堯的路上,嚴冬一直在想郭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初在長安城,郭堯雖然貴為勇武侯,但是一向很是低調,平日裡很少有他的傳言。
看出了嚴冬的心思,劉恆停在主帳前,說道:「郭將軍還算很好說話的。」
「將軍,六皇子帶領一位年輕將領前來。」親兵向郭堯稟告。
「請他們進來吧。」郭堯說道,不過他卻是有些納悶,劉恆會帶誰來見自己呢?年輕將領,這大營中的年輕將領雖然不少,但是郭堯不認為有誰能夠進入劉恆眼中的。
正想著,郭堯看到劉恆走進了營帳,而在劉恆的身後,一個身著都尉甲冑的將領正面不改色的看相自己。
頓時,郭堯心中有了答案,都尉,這麼年輕的都尉,也只有剛剛掘了淮水的那位壽春都尉,昭侯嚴冬,才有這樣的氣勢了。
起身,郭堯走下主位,笑道:「六皇子,這位想來就是我大漢的功臣,昭侯嚴冬了吧。」
「壽春都尉嚴冬,見過郭將軍。」雖然郭堯點名了嚴冬昭侯的身份,但這裡是軍營,嚴冬還是恪守著禮法。
「哈哈!」郭堯聽此,更是大笑,說道:「嚴都尉,在我這營帳中,沒有那麼多規矩,再說揚州之戰,你定是首功,不需這般見外。」
「多謝郭將軍。」嚴冬笑道,卻依然沒有越過禮法。
郭堯看在眼中,甚是欣慰,心想:這個嚴冬,看來也是個有分寸之人。
「郭將軍,嚴冬這次前來,可是有事情要麻煩你的。」劉恆笑著,事先給郭堯心中預防一下,省得他一時接受不了而拒絕嚴冬。
「哦?什麼事情?」郭堯也收起了笑容,看向兩人。
嚴冬看了劉恆一眼,說道:「郭將軍,壽春之戰,雖然水淹大周十幾萬大軍,但是城中百姓也因此遭了水災。現在,百姓們都已撤離壽春,駐紮在淮水岸邊,糧草不日便要消耗殆盡。」
說完,嚴冬看向郭堯,劉恆亦是如此。
神色一凝,郭堯目光在兩人很傷徘徊,然後又看向一處,沉思起來。
嚴冬來的目的,郭堯已經清楚,無非就是要糧,現在大軍糧草充足,分一些給壽春百姓,也不是不行,只是,這前提是,必須要保證士卒們有充足的糧草,大軍行進無礙才行。
而且,這件事情,還不能大張旗鼓,不能予人以把柄。
「需要多少糧草?」郭堯開口道,這一次,劉恆帶著嚴冬前來,兩人關係也肯定非同一般,自己沒有必要為了一些糧草而得罪兩人。
「五萬人一月所需糧草。」劉恆搶先答道。然後朝嚴冬打了一個眼色,示意他不要說話。
嚴冬避而不談,但是他看到郭堯的眉頭皺了起來。
「有些多。」郭堯搖頭說道。不是他不想幫兩人,實在是糧草太多了。現在,軍中糧草,雖然足夠七萬大軍兩個月的用度,雖然百姓平日用糧乃是士卒的三分之一。按照嚴冬的請求,固然可以借糧,大軍近期糧草也夠用。
但是郭堯要考慮到整個大軍的行進,要考慮到各種意外的情況。一旦和大周,大乾軍隊真正的交手,那糧草的消耗,絕對是飛快的。
「四萬人。」劉恆繼續說道,剛才,只不過是他信口開河罷了。
郭堯仍舊搖頭,見劉恆又要開口,阻攔道:「六皇子,我和你說實話,最多能給嚴冬三萬讓你一個月的糧草,這已經是極限了。」
「好!」劉恆立刻笑著答道。
一愣,郭堯看向嚴冬,見他臉上帶著些許欣喜,知道自己這是被劉恆給炸了,不過,郭堯並不打算反悔,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再說,他也是真心的想要借糧給壽春百姓。
既欣喜又苦笑,嚴冬看到劉恆朝自己得意的笑著,滿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