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大巴山風火

第1卷 第25章 末雨綢繆 文 / 天籟音

    翌日,保安團開拔,小城百姓出來目送。縣衙官史出來送行。

    客走主人安。縣府議政堂,永興安排家事,他不用別人提示,自已曉得。當然,特殊的縣官,還不夠黨國黨員資格。「本縣明天打算下鄉訪查民情,順便回家告慰父母,帶石牛回縣就職,盡量去去就回。我來的時候,奉秦縣令之命,打算第二天就回去接石牛,沒想到事隨境遷,現在方能勉強脫身哎。現在我安排幾件事,一件事,百鵲與保安兄弟一個班隨行,其餘兩班兄弟立即搬進兵營新家,準備考查、接待新兵弟兄,二件事,我離開這段時間,委託韓大秘書官與邱大耿團長配合主持大局。請三科一室軍政各位長輩大哥哥們視為己任同心配合啦!」一面微笑行禮。

    「李縣令請放心去,您回鄉探親我們盡心都應該!」不僅是官氣,人氣更好。人總是好人多。

    不過,很多事不宜正式場合講。縣令官宅裡,永興對邱大耿說:「邱大哥,我走後,你還住我這裡,生活料理還是原班人馬,我己囑咐過。」

    「那大哥哥我就不謝啦!」卻抱拳行禮。

    「你帶來的人就是保安團的火種,槍枝彈藥的事,盡量多向上要,還有你說的什麼手榴彈、機關鎗,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胃口大哎!」

    「盡量脹破賢弟的肚子!」

    「機關鎗、手榴彈你弄得我滿意了,我回鄉給你帶個滿意的媳婦兒回來!」

    「哈哈!」

    「王三春死火未盡,難說不星火燎原?探子的事你安排好了嗎?」

    「己找到四個人才,正在謀劃。」

    「他們薪俸要給高些。」

    「邱大哥,你隻身來到我們山裡,委曲你了,既來之則安之……」

    「不委曲,我不跳級當團長了嗎?」

    「哈哈!」二人又玩笑了。

    「邱大哥,你我難得陰差陽錯有此機遇,珍惜它,幹一番百姓稱頌的事業吧!」

    「生死不背叛,合作愉快!」又一陣開心的玩笑。

    這一大一小一高一矮有什麼過命之交,交對人了嗎……

    永興、百鵲原為送信來到縣城,卻遇連連烽火捲入其中,赴漢仲府亦未得平靜。這民國時代之國體,滿身的銅錢癬皮膚病——匪患。其病因當然不在表而在其裡。多是氣血失調,陰陽兩虛,邪勝於正,虛火所致,毒泛其表,而這正是知府揚大人考察永興當縣令的理論問題,黨國裡也並非皆是人以群居,物以類分的壞人,青青原上草,總有花一枝。而這理論問題,正中永興下懷,那是他早己思想到的問題。

    於是,揚大人向省府遞送推薦書,那得翻越名揚中國的秦嶺。以秦嶺為界,中國分南北方。趁候命期間,揚大人便命永興、百鵲協助身手不凡的邱大耿連長,偵破一犯罪團伙,這團伙近來晝伏夜出,神出鬼沒於漢仲城,搶劫商舖、銀行、閨閣之女,幾乎靠吃漢中城養生。己大致確定犯罪團伙有根據地,在橫過平川那邊的二石山。邱大耿揣一手槍,帶永興二人便衣前往偵察,以便有的放矢,派保安兵前去剿滅。

    平川大道上,人來熙往。「邱連……不,邱大哥,」百鵲問,「怎麼叫二石山呢?」邱大耿只聽說二石山就是山下有兩尊巨石,巨石後面小山坡有個不深卻寬大的巖洞。卻瞎編故事逗百鵲:「二石山下有二石,二石背後有個洞,洞裡有二十個野豬精,我們去捉野豬精你怕不怕?」百鵲明知是玩笑話,卻也順口道:「怕野豬就不當這個獵人了。」永興道:「你們的談話不妥哎!隔牆有耳,況大路乎?」

    三人來到二石山根下,四下望不見人煙房舍,身旁一道溪流穿林而出。循山根去二巨石處還需約半個時辰,便坐在山溪旁憩息。這時,林中忽拉拉竄出一夥人來,青一色的年輕人青一色的手斧,不聲不響步步逼近,邱大耿三人不自覺地退下平川地,邱大耿邊退邊道:「你們是什麼人想幹什麼?」其中一人發了話:「先問你們想幹什麼!」邱大耿己有推斷,道:「我們是來入伙的。」還是那人發話:「你不是在路上說來捉二十個野豬精的嗎,你們不是從府裡出來的嗎?」原來這伙混混剛好二十人,不弄假成真才怪!其中又一人道:「既來入伙,不會拒絕搜身吧?搜!」手槍能讓搜去嗎?邱大耿喊一聲:「就是這夥人!」己掏槍在手。

    「給我砍!」立時一窩蜂而上。

    一場人數懸殊的打鬥,結果,二石山二十人不死即傷。邱大耿要把傷者帶回交案,檢查現場。永興見一堆屍體下在蠕動,一支手槍口己對準了邱大耿,永興大叫一聲「邱連長!」身撲邱大耿身前。說是快那時遲,槍己響了,不過邱大耿沒中彈,永興的又一根新的短棍中彈了,連人帶棍倒在邱大耿身上。容不得那人開第二槍,邱大耿的子彈先到……

    這還不能成為過命之交嗎?當然是邱大耿主動伸出過命之手。

    永興回鄉了。

    翻了一次五峰山,去時的永興、百鵲與今日之永興、百鵲像變魔術似的。衣錦還鄉、榮歸故里這兩成語剛好找到了用處。那氣魄、那精神,韓清風直佩服自己的眼光。

    河妹的心思不在於此,那受強親之辱、那山上生死之玄乎,那入心入肺的思念,一肚子幽怨倒出來,順著眼淚流,滴到永興肩上,顧不得眾目之下,哄哄地抽泣,梨花帶雨,柔上加柔,把永興也化成了一灘水。「福……福娃哥……哥,帶……帶我走,我要跟……你走!」永興揩了揩濕潤的眼睛,溫聲道:「嗯,我答應,帶你走。好了嘛,別哭。」韓清風在抹眼淚,百鵲低下了頭,眾軍士默默無語。

    別看永興還是少年,少年老成,心細得很,給河妹準備了套棉花布,給她父母及自已的父母各一套蘭色棉布,可都是稀奇東西,從漢仲帶回遠定縣,帶回鄉里。韓大也給家裡捎回了蒸饃等食品。「福娃哥哥,你上次走的時侯那雙草鞋還要不要?」永興笑笑,說:「河妹給我收起的,我怎麼不要?天晴下雨都能穿。」

    「河妹,等著我,等我們辦完事來接你。」見過韓家人,吃頓飯,永興、百鵲便急著要見父母親、家人,因為他己知道了一去不歸的變故。還未到家,看得到家了,便請隨行兵士放三槍報信。

    李春玉門庭光耀,憂心陡然變為歡心了。三少年經歷磨煉重逢,石牛換上了官服,直望著永興和官兵嘿嘿地笑,那是新奇又寬心地笑。「這就是石牛啊?」官兵們都是些年輕人,如走親戚,歡喜自在。李春玉說:「永山娃,去河對岸把大大也叫來!」

    大大來了,見場面,先是誠惶誠恐,繼而這種心態從臉上消失,拿出一雙粗布鞋。別看是粗布鞋,對窮苦兒女來說來之不易,更顯得貴重。「石牛,莫嫌棄。」她要給石牛親自穿上試試合不合腳,那是估量著作的。穿著穿著,幾顆粗大的眼淚落地。那內疚而無奈的眼淚,石牛也許永遠不會明白。「大大,你怎麼了?」

    大大收回了眼淚,說:「沒事,沒事。」

    大大突然變得主動、慇勤起來,對李家的家務雜事,見啥做啥,晚上又給石牛洗腳,用大鍋給官兵、李家父母燒洗腳水、倒水。

    看看近日天氣尚好,永興吩咐道:「永山哥,石牛、鵲妹,你們三人兩天內通知到麻柳鄉各保長,後天請各家各戶至少派一人到陳正高鄉長家集會,就說我有話對鄉親父老講,劉排長帶兩弟兄立即去陳鄉長家傳令,住守等我們後天來。另外,請爹去請沈先生到我家。」

    沈秀才先行來到李家,他己大致知情,怦怦跳動的心一直按捺不住,進屋見到永興就哭起來。「天啦,我沒想到啊,世道還能有這種變化呀,有指望了,有指望了!」永興扶著沈秀才安慰道:「先生莫激動,我請先生同我回縣衙,輔助我理政、坐陣,官名我早想好了,就叫縣令常務理事官。」

    其實,這何嘗不是沈秀才幾乎磨滅的抱負?如今突然煥發,不受寵若驚才怪?

    第三日,不得了!陳鄉長家人山人海,破爛老少男女,院內院外地裡都站滿了人,那是少年鄉親永興縣令的感召,祖輩沒見過的親切而新鮮的事。韓清風領著河妹來了。「福娃哥哥!」父女找見永興,見永興與百鵲、石牛、四個兵站在院內台沿上。永興招呼道:「爹,河妹,你們來了,過來坐。」拉過河妹的手。這時,劉排長高聲道:「今天,當著父老鄉親的面,宣讀遠定縣衙三條公告。第一條,遠定縣警署公告,今有麻柳鄉鄉長陳正高勾結原麻口山土匪,危害地方,陷害李家三少年永興、石牛、百鵲,逼死佃戶尤貴兒,為張正義,除害安良,立即槍決!第二條,按人口平分陳正高家擁有的土地,免去其所屬佃戶的租契,從此一律自種自吃,只交國稅不交租子!陳家倉庫的陳糧充公,運送縣城作為保安團軍糧,凡運送軍糧者每百斤領取兩塊銀元勞務費!第三條,委任韓清風為麻柳鄉鄉長!」

    鄉民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時還反應不過來,許久,才有一個年輕人回味醒悟,大喊一聲:「青天大老爺,窮人有好日子過了,給縣官他們幾位大人磕頭!」接著眾鄉親也慢慢醒悟過來,陸續跪下,口念青天大老爺!永興這才出面講話:「父老鄉親們,請起來,都有飯吃有衣穿,我心裡才高興,也是我的願望!」

    啪啪——!早己五花大綁的陳正高被兵士推出院門。「請鄉親們給他收屍安埋!」劉排長說。

    這是實力的翻身,早些年,永興能這樣作嗎?

    集會散了,接下來,有很多細節安排,如何監督土地平分落實、如何運糧、如何用人,永興面授劉排長,劉排長面授韓清風。「那個帶頭喊青天大老爺的年輕人可用。」劉排長說。

    永興說:「牛弟,回縣衙的時侯,把大大也帶上,給他家送些糧食去!」石牛高興得蹦起來。「別高興得太早,」永興說,「不是帶去拜堂,我們都還小。」

    回到天倉山,夜裡,李家堂屋成了議政堂。沒有等級身份之別。

    永興道:「天下問題,多是貧富差別太大所致,財主不勞而食佔地圈山,大多數人出生在這個世界卻無立錐之地,靠租種財主的土地,在財主的大鍋裡舀得一羹半勺殘餘生存,我要把全縣惡財主的土地想辦法全部分給窮苦勞動人,就像今天這樣!百姓家家有自已的土地,定能改善生活,莊稼增產,安居樂業,於國於民大有裨益。大家想想,好不好?」兵士們都是莊戶人出身,一點即明,「要是能這樣,那就開天眼了!」石牛跳起來:「要得,干!有了土地再餓肚子,那就是懶漢了!

    永興說:「沈先生,這不正是你的希望嗎?」沈秀才激動地說:「孩子,是你成全我的意願,我雖然教過你幾天書理,青出於藍,跟你幹,萬死不辭!只是,這事業可能要鬧大,是個大問題,如同太平天國均田地之舉……」永興說:「這我想過哎,我們新組建的保安團,我要叫他們成為名符其實的保家為民的保安團,這些事回去再商議。」

    李春玉聆聽兒子的講話,這時笑瞇瞇地道:「今天,我這個莊稼老漢也能當回官,參加參加你們縣啥……縣議政會,說兩句,行不行?」

    「哈……!」

    劉排長笑意未盡道:「大伯,您請開金口!」

    李春玉道:「你們幹的是大事,計劃一定要想周到啊,俗話說,前看三步好走,後看三步好行。」

    「沒了?」

    「沒了,就這兩句。」

    「哈……!」

    永興歡快地說,「後天帶你們去萬僧寺,喜不喜歡?」

    「好哎好哎!」眾人歡叫起來。

    天倉山起風了,木者河面起了漣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