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扎頂滑桿抬新娘 小紅紅

第2卷 六十四 千里金堤 收割雙搶 文 / 趕牛牛

    童年的他,無聲的起身進去,拿來六元錢和一斤糧票。將一元錢和糧票交給弟弟說;「小弟,你明天早上帶妹妹去買包子回來吃,也學著買菜。又將5元錢給小姨。

    小姨接過錢說;「就這一點點錢經幾用?不是補助了40多元嗎?」

    童年的他,盡量平和的語氣說;「小姨、那錢是用來小弟妺妹上學讀書的不能用。媽媽,一些同事和王伯伯,給我們打了30多元的會。王伯伯,要姚會計帶我都存在銀行了。要我們細水長流,慢慢貼補著過日子。這5元錢也不要你買菜了,是給你零花的。以後我自己來買菜,安排過日子」。

    小姨,心不甘,情不願,的嘮道說;「這點點大就精得猴子樣長,大了會上得天。哪你娘的那些糧票給我50斤,我看了-雙鞋要去換回來」。

    他強忍著性子,對小姨解釋說;「小姨,這次糧票給你。媽媽說我們吃長飯的日子還沒來,要看緊了糧票。現在你也要吃,還要用糧票換鞋穿。以後,你再也別打糧票的主意了」。

    小姨,卻下的從竹床上座起來,大聲橫潑的吵鬧著說;「哎!我帶你們三個就得不了-點好了」。

    童年的他,也氣憤,並理直氣壯的對小姨說;「幾天了,你是做了-歹飯?還是洗了-件衣?還是掃過一次地?你自己洗澡的換洗衣服,都是我-盆洗的。小姨,跟你講,你要想有個睡覺吃飯的地方,你就最好勤勞點。不是你就回鄉下去等工作指標。我保證有你不多你,保證你有飯吃。無你不少你,我兄妺三人照樣地過」。又對小弟和妺妺說;「小弟、妺妹,穿鞋子,我們進去睡覺………」

    九十歲的老外公,是住在精緻細心的三姨外婆家。而三姨外婆的家,又與湖北交界,不到20里地的大堤河道的大轉彎裡。這座洞庭湖濱的縣城最雄偉宏觀的就是世界第二的千里防汛大堤。每年防汛過洪的季節,船在江心走,水在屋頂流。全縣為六個堤院,每年根據需要,都會與鄰里的蓄洪縣,分別炸堤蓄洪。而確保長江江漢平原地區正常渡汛。

    這個大院,方圓百公里是糧棉主產區。不蓄洪的年號裡是全省的產糧大縣。當時來說,也豐足有餘,餓肚子的並不多。所以,冬春倆季,山裡的竹器、紅署、土豆就會-船船的運到這個縣城的城鄉碼頭,兌換糧食、菜油、糧票、布票和煤油票等。

    而這個圍洞庭湖造糧田的農業大縣來說,當時冬修、夏汛、雙搶、摘棉花,扯棉樹,是這個55萬農民縣沉重的負擔。

    童年的他,天沒亮就開始沿著宏偉的大堤徒步去發了。半輪火球燃燒在田野地平線時,他己走出了十多廿十里地。看著堤外面奔流不息的長江,渾黃的分洪支流。河流中若斷茬連、延綿不絕、縱橫交錯的蘆圍蕩,隨著清晨清涼的微風,一片片成波浪滾動,倒下又立起,又或搖擺不定。白鷺、麻鷺,或成群、或單翔、或成雙的飛躍捕食。野鴨也或成群、或成棑、或成人字形追嘻撲騰。

    堤內,空礦的田野裡,割谷的婦女。成排又成行的彎著腰,一手不停的抓禾,一手不停的揮舞著傔刀收割。反覆三五下,就向身扔下一個谷把子。

    收割機跟在割谷婦女後面,被踩得呼呼的轉。抱把的老人,孩了,三、五、七人,不停的來回奔跑著。輪翻將割谷婦女扔去來的手把,收集二個三個,成-抱的脫谷把,抱送給打稻機上的兩個壯年勞力脫谷。

    而每台打穀機,又-邊-個婦女,非快的搶紮著脫谷後扔出來的草把。打穀機板桶裡,壯年勞力們用雙手挖谷裝進籮筐後,挑著在田徑小道上奔跑,挑去谷場上去搶曬。

    抱把的孩子們,-邊蹦蹦跳跳收把、抱把、送把。一邊歡快的「哼!哼!……」著「割谷搖」——割谷割得快、雙搶一季忙。禾場打到邊、產量達一千。打場打得快、稻穀不用曬。打場打得方、新米味道香。早米蒸發糕、好吃香又甜。聽來讓人舒心愜意,全身是個勁的忙雙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