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服飾天下

《》第一卷 第167章 :離山工業區 文 / 阿楚是我哥

    「楚哥,你準備開第二家製衣廠?」馮希凡豎起眉頭,揚聲問道。

    「沒錯,我準備到粵省鄰近省份開第二家製衣廠。」陳楚道:「這一家製衣廠,我準備用來生產其他服裝品種。」

    在陳楚未來計劃中,他自然是不會局束於服裝製造。但在現階段,他肯定不會放棄製衣這一塊業務。

    在服裝行業中,製衣行業雖然是利潤最低的,很多製衣廠發展成服裝品牌以後,不少都會放棄製造業務;但是,也有一些服裝品牌,採用「自產貨物+對外採購」的方式經營品牌。

    以製造業起家的陳楚,就準備採用第二種發展的模式。對還留在上塘鎮的牛仔製衣廠,陳楚決定再進行二到三輪擴張招後就停止擴張;在此以後,銷售終端出貨量如果爆發式增長,陳楚不再自產貨物轉而向其他製衣廠下訂單。

    陳楚現在要成立一間新製衣廠生產其他服裝品類。這些服裝品類包裝衫衣、女裝連衣裙、其他褲裝等。這一間製衣廠將會是陳楚成立的第二間製衣廠,也將會是最後一間製衣廠。

    在陳楚看來,很多貨物雖然交給其他製衣廠加工和生產;但像一些急需的貨物,還是得要交給自家製衣廠生產。

    現在,陳楚在銷售終端中大約有33%左右的貨物是自產貨物,陳楚估算過隨著終端銷和產能的增加,這個數字在短期內會保持不變;但等到楚歌製衣廠停止擴張後,隨著銷售終端銷售量的不斷增加,這個數字將會慢慢下降到20%、10%到最後乃至更低的比值。

    「楚哥,你要是想到外省去開其他製衣廠,我勸你還是斷了這一份心思!」馮希凡搖了搖頭,顯然不太認同陳楚的這個做法。

    「希凡,為什麼這麼說?」陳楚笑著反問道。

    「楚哥,你很難找到像羊城或者莞城這樣開製衣廠的地方。」馮希凡臉色很認真地道。

    「珠三角倒是一個很好的地方……」陳楚對此也是不無感歎。

    在陳楚這樣的中小企業主看來,東部的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是資本的樂土。這兩個地方有著內陸地區沒有的競爭優勢。

    比如說產業內完整的配套措施。就以服裝為例,服裝生產的配套供應鏈差不多全部留在粵省,陳楚如果進入到內陸開設製衣廠,配套供應鏈方面很有可能就跟不上。

    比如說銷售的渠道。在珠三角的製造業當中,一直有「前店後廠」的說法,香江為前店負責接單,而莞城作為後廠生產貨物。這種合作的模式,在很多珠三角的製造業主看來就很不公平。他們負責了製造這個最苦最累的環節,但到最後還是作為貿易商的香江人佔據了更多的利潤,一直以來很多中小企業主都想改變這一種看起來「不公平」的格局,但直到二零一零年後這種格局才產生一些鬆動。服裝製造行業也是如此,比如說羊城一直是全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全國各地批發商位也習慣到羊城尋找貨源、批發貨物。在這種慣性之下,一些粵省鄰近的製衣廠,其貨物要走向全國則必須通過羊城服裝市場。

    再比如說當地政府的行政服務。很多投資開設實業的人,最看重的就是這一點。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些中小企業群體較為發達的地區,當地政府相對而言視野和眼光更加開闊,往往更善長和中小企業發展方面事務,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主在投資的相對更加安心。但很多企業主到內陸投資時,卻是往往擔心當地政府隨時會「變臉」,比如說曾經許諾的優惠條件突然間取消,比如說突然間多出來的某些行政收費等等。

    相對比而言,沿海發達地區的條件的確要比內陸地區要好,但是,沿海地區的競爭優勢卻還是在不斷地慢慢地消失。

    相對較高的房屋土地租金,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對於製衣廠這樣的勞動密集形產業,在沿海地區的利潤變得越來越低,等到二零一四年時候,已經有一部分的製衣企業正在向內陸遷移。所以,陳楚也是決定提前二三年時間,將第二間製衣廠佈局到內陸地區。

    「楚哥,那你的第二間製衣廠,準備開在哪裡呢?」馮希凡問了一個他較為關心的問題。

    「暫時還沒有決定,有可能在粵省之內,也有可能在粵省之外。」陳楚笑了一聲,道:「不過,離羊城的距離,絕對不會超過四百五十公里。」

    如果超過這個距離,算計到管理、物流運輸等等各方面的成本,陳楚覺得還不如直接在粵省開這一間製衣廠。

    「這一段時間,就由你來負責廠裡的事務。」陳楚對馮希凡道。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陳楚得到去實地考察,找到合適的地方建立第二間製衣廠。

    陳楚要開設的這一間製衣廠,在初期的時候,大約是二百人的規模;等到合適的時候,陳楚才會考慮擴張製衣廠的生產規模。

    「沒有問題,你忙你自已的事去吧。」馮希凡擺了擺手,出聲道。

    幾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

    在這二天的時間裡,陳楚在網上查找了包括的粵北、粵東、湘南、桂東等地一些縣市的情況,甚至還通過一些其他的一些途徑,打聽到這些地方的一些情況。

    這一天,當陳楚正在網上搜索粵省交界的某縣市的資料時,卻是很意外地看到一條信息。

    「花蘭縣投資推介會?」陳楚看著那個標題,由不得念了出來。

    這一條新聞是j省花蘭縣政府網站上的,在其他的一二個小網站上也有轉載。新聞的大意,是花蘭縣政府將會在十二月五號時,在羊城天商酒家大廳舉辦投資推介會,望有志於投資花蘭縣的投資商們參與云云。

    陳楚的離海中想到關於花蘭縣的一些資料。

    花蘭縣是j省一個山區市縣,全縣七成以上面積都是山區,總人口一百三十萬人,因為經濟不發達,轄區內很多青壯年都到珠三角等地務工。

    陳楚在網上查看了一眼地圖,這一個縣市雖然地處山區,但交通條件並不差。從羊城通往j省省府的高速公路,就從這裡通過。陳楚繼續看著地圖,可以看到,附近的二三山區市縣想要進入高速公路的話,必定要從花蘭縣通過。

    僅僅從交通情況來看,這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地點。

    陳楚看著那個推介會舉辦方的電話,馬上就找了一個電話過去。

    「喂,您好,請問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對面傳來了一陣年輕的女聲。

    「你好,請問是花蘭縣推介組委會嗎?我想參加這個推介會,請問,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嗎?」陳楚出聲問道。

    「您好,先生,如果你想參加推介會的話,可以先把貴公司的營業執照發到我們官方郵箱,我們審核通過後可以給你發一張邀請貼,憑著邀請貼你就可以能加推介會了。」

    「好的,請等一下……」

    半分鐘以後,陳楚剛剛將公司的營業執照發過去,對方馬上就打了一個電話回頭。

    「陳先生,貴公司的審核已經通過。明天,你就可以過來參加推介會。」

    這麼容易就通過了?

    握著電話,陳楚心中由不得想道,自已剛剛發送過去就通過審核,這也太容易了吧?

    第二天。

    羊城,天商酒店。

    陳楚沿著一路上的指示,在一位禮儀小姐的「歡迎光臨」聲中,進入到酒店的會議室中。

    這是一個中型的會議室,會議室內大約有二百多個位置。不過,現在到場的人僅僅是坐到一半的位置罷了。

    陳楚在中間排列的位置上坐下,向著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子微微地點頭致意。

    那一位中年男子身上穿著一身西裝,五短身材,臉已經長成一個圓形,在下巴處卻是長著稀疏的鬍子。在陳楚向他致意後,他也是露出笑容。

    臉上的肥肉將眼睛堆成黃豆般的大小,中年男子眼帶好奇打量著陳楚。

    離推介會開始大約還有二三分鐘的時間,會議室內的投資商們正在和周圍的人交談著。那位中年男子上下打量過陳楚以後,也是出聲道:「小哥,你是你們老闆叫你過來參加推介會的嗎?」

    「當然不是……」陳楚笑了一聲道。

    「哦,那一定是你爸叫你過來參加的。」

    「也不是,還沒指問老闆你的大名嗎?」

    如黃豆般眼睛張成花生般的大小,中年男子又一次仔細地要量著陳楚,道:「我叫許地生,平時熟悉的人都叫我阿生,不知道老闆怎麼稱呼呢?」

    「許老闆,你好,我叫陳楚,以後你還是叫我阿楚吧。」

    許地生笑歎首:「陳老闆還真的是年輕有為,不知道陳老你是什麼生意的呢?」

    陳楚道:「我是做服裝生意的,許老闆你呢?」

    許地生笑道:「我是做塑花生意的。」

    說到這裡的時候,倆人就開始慢慢地聊了起來。

    許地生是一位莞城做著塑花生產的老闆,用他自已的話來說,像他們工廠現在經營情況,只能勉強地維持下去,要是在莞城這邊實在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他不會考慮到其他的地方開廠。

    「陳老闆,像是在附近幾間同行的香江廠家,他們也在莞城做了二十年了……不過,就在上一個月,就有一家把廠搬到了越南。」許地生無奈地笑了一聲,道:「從去年開始,我們這個行當的生意,就有二三家維持不下去倒閉了。我也是想著看能不到到一個工價便宜一點的地方重新開廠……越南的人工是便宜,連我們這邊的一邊都還不到,但我就是覺得像出國這樣的事離我太遠了,想想還是到國內找一個工價便家的地方就算了。不過……陳老闆,像是你做衣服的,想搬到其他地方去怕是不容易吧?」

    「是不容易。」陳楚笑了一聲,道。

    正是因為不容易,等到二零一四的時候,粵省的製衣廠八成以上都留在珠三角地區,只有一部分搬遷到其他地方。

    「其實大家都不想搬離開這裡……」許地生也是無奈地道:「你看,我也在莞城這邊也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對這裡也算是有感情了。你看,這一次推介會,花蘭縣本來是想找二百多位老闆來參加的……但他們真正找到的還不到一半。」

    說到這個問題,陳楚一下子就變得好奇起來:「許老闆,你是怎麼知道這個推介會的呢?」

    「哦,是這樣的,他們不知道從那裡知道我的電話,打電話過來邀請我過來的……對了,陳老闆你呢?」許地生反問道。

    「我是主動聯繫他們這邊的……」陳楚笑了一聲,道。

    在這個時候,他心裡面已經很明白,花蘭縣方面因為找不夠人參加這個推介會,到最後看到有人主動要求參加,連門檻也不設置就讓他參加了。

    就在此時,一位也是穿著正裝的正裝的女人,走上了前面的講台。

    「歡迎各位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參加花蘭縣招商推介會,下面就請我們縣招商局局長張德容局長來給大家發表講話……」主持一說完,做子一個請的手勢後,在講台下方的投資商們開始稀疏地拍起手掌。

    一位年紀四十出頭,戴著一副眼鏡的男子站起來向眾人致意後,就站到話筒邊上開始發表講話。在其講完話以後,那一位女主持又一次上台,為在場的投資商位播放了一段視頻。

    視頻的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但陳楚卻是低聲對許地生道:「看來,他們縣為了拉到投資還是挺用心的。」

    許地生笑道:「那是當然,能拉到投資就是政績,當然得用心才行。」

    播放完視頻以後,是投資商的提問環節,等到提問結束的時候,張德容又上台發表一次講話,並且宣佈在二天以後,花蘭縣將會派出專車接送各位投資商到花蘭考察,前由花蘭方面負責一切的接待費用。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下面的投資商們就是一聲的吵雜。

    「陳老闆,你說的沒有錯,花蘭縣這一次也算是誠意十足。」許地生笑道:「二天以後,你去不去花容考察呢?」

    「我要考慮考慮一下有沒有時間……」陳楚在算著自已那一天有沒有時間。

    「還用考慮佬呢?」許地生卻是笑著出聲道:「反正來回車程也胡報銷,我們就當是去旅遊不就行了?」

    ——分界線——

    兩天以後。

    一輛大巴停在北站廣場,當陳楚和許地生進入大巴的時候,許地生臉色不是那麼的好看,這傢伙還以為所謂的專車接送是小接送呢。

    汽車慢慢地駛出市區後,很快就進入到高速公路。二個小時後,汽車已經進入到充滿到綠意的山區。

    這裡是粵省北部地區,相比起珠三角地區,這裡相對較為貧困。陳楚當初在選定投資地的時候,第一個就是選定這裡,不過,到底這裡的工資水平與粵省相差不大,陳楚也只好作罷。

    汽車行駛了大約三百公里外,終於開始下高速。大約十分鐘以後,就在一個工業園區的門口處停了下來。

    坐了四個多小時的車,眾人剛剛走下車鬆動著腰骨,那位招商局長就在三四人的擁簇中走了過來,向到場的四十多人分別握手表示歡迎。

    這是一個近著市鎮的工業區,在這個工業區內,就在工業區的門口不遠處,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菜地,現在已經接近傍晚,陳楚可以看到,二三位菜農正在挑著水為栽種著生蒜淋水。

    而在工業區內,除了門口處那一個栓著的土狗正在狂叫著,一切都顯得很冷清。

    這是一個面積不算小的工業區,在工業區大門口處,一塊已經染上繡跡的鐵牌匾上,「離山開發區」幾個大字顯得分外的蒼桑,隱隱間,陳楚可見到工業區內建設著二三層樓高的廠房。

    而就在廠房不遠處,建設著一些四五層樓高的工人宿舍樓。宿舍樓的窗戶的玻璃大多數都被打碎,窗框在微冷的風中擺動著,撞擊著窗戶發出一聲聲「鐺鐺」的聲音。

    「這裡就是離山開發區?」看到這樣的場境,許地生搖了搖頭,由不得現出失望的神色。

    在羊城時候,花蘭縣方面一共推介了三處投資所、和好幾個投資的項目。其中,離山開發區工業園就是其推介的第一處投資場所。

    「這個工業區,應該是在十年前建成的吧?」許地生提出疑問。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在國內不少的地區都興起了開發區熱。現在看來,這個工業區就是那個時代的遺留下來的產物。

    陳楚看著這個像是未日荒廢的工業區也是皺了一下眉頭。

    「各位,要不我們先進工亞區內部參觀、參觀?」張德容局長像是沒有聽到眾人抱怨一般,向眾人出聲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