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一個人的懷念

大道小說網 「不求甚解」和真性情 文 / 黃東風

    陶淵明先生是歷史上少見的一位文人。他對世俗的超脫是很少人能做到的。

    古代人曾經諷刺那些佯裝要作隱士的人:相逢都言棄官去,林下何曾有一人。但陶淵明真正是做到了,四十多歲,就棄官歸回田園。其實,一個縣令的職務是不錯的官了。我們許多人做了幾十年老師,連一個主任也撈不到。

    現在人要學陶淵明那樣鄙視功名,那是大可不必的。陶淵明只不過生活在那個衰敗的朝代,不想把人生的要義全部揮霍在渾濁的官場中,才有那樣人生的態度。他的內心世界,有時是很悲哀的,——日月擲人去,有志不得伸。陶淵明要是活在今世,說不定是一位出息的流行歌星,他唱的歌詞一定會比郭富城唱的「對你愛愛愛不完」更動人。

    陶淵明的可愛,在於他的真性情。你看他寫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超脫悠閒的樣子。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體味自然,才會找到生命的真樂趣。我們見了一個美女,總要情不自禁地張大嘴巴,心裡就想入非非:「要是我和她……」。人生的許多美就在這世俗的**不能滿足中視而不見了。

    陶淵明先生有兩篇文章收在中學的課本中,一篇是《桃花源記》,另一篇是《五柳先生傳》。在《五柳先生傳》中有一句話意思含糊不清,在課堂上常惹得老師同學的爭辯。——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是陶淵明的化身,陶淵明讀書怎麼可能不求甚解呢?

    為此,鄧拓先生還特別寫了一篇雜文來論述讀書「不求甚解」的好處。鄧拓先生寫的《不求甚解》,現在也編入了中學課本。

    鄧拓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解釋不求甚解:一是要虛心,不要以為一下子就體會到了書中的真意;二是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是前後貫通,瞭解大意。

    鄧拓先生是從善意來解釋陶淵明的「不求甚解」,其實他只不過是借用「不求甚解」來給年輕人介紹好的讀書方法罷了。

    我認為所謂的「不求甚解」,就是憑真性情讀書。不要把書本上的東西看作是高深莫測。喜歡的就真心地投入,與作者同歡笑。那些裝神弄鬼深不可測的,那些裝腔作勢扳起面孔教訓人的東西碰上了趕快扔開。

    只要是反映人的真生活真性情的書便是好書。對於好書,我們就要自由地投入到書中的情景裡去,盡情地享受書本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人們往往忘記讀書是為了尋找快樂。許多人不是用心靈去感受生活,感受書本,而是用認識去取代感覺。世上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讀別人的文章並沒有走進別人文章所描繪的意象中去,他們用知識來代替審美。他們想的是這篇文章究竟有什麼思想價值,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好處。結果他們連別人的文章還讀不完,就急匆匆地寫批評文章。他們忘記了,知識永遠代替不了審美,代替不了藝術。藝術是隨天地之相存,而知識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

    世上有的事情是無法用語言說清楚的,這便是不求甚解的來由。我們不是說「此地無聲勝有聲」嗎?有一首歌叫《沉默是金》,美的最高境界往往是「一切盡在無言中」。

    記得自己學生時代讀戴望舒的《雨巷》,一下子就被詩中美和哀傷的氣氛所陶醉。葉聖陶先生評價說:《雨巷》為新詩節律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後來讀台灣大詩人餘光中先生對《雨巷》的評價,覺得很吃驚。他說《雨巷》是一首很平常的詩,《雨巷》只不過是把古代丁香花的意象稍為加工一點罷了。

    我很喜歡餘光中先生的《鄉愁》,但對他評價《雨巷》不甚為然。我以為餘光中先生一生寫的詩中只有一首《鄉愁》在藝術才達到《雨巷》那樣的境界。而戴望舒先生除了《雨巷》以外還有一首《我用殘損的手掌》在藝術上達到登峰造極的水準。

    初讀張愛鈴的《傾城之戀》,很驚歎在我們的國土上還有這樣奇特的作品。老實說,這作品的藝術水平一點也不遜於魯迅先生的。傅雷先生卻認為《傾城之戀》有許多膚淺的地方,並且借用一位外國華僑的話來預言:奇跡在中國不算稀奇,但都沒有好收場。他的話的意思好像是,任何「傳奇」都是短命的。

    這使我情不自禁的想到「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要麼瘋狂的口呼「萬歲」,緊跟形勢;要麼受迫害受批鬥受折磨,有許多人跳樓跳湖服毒自殺了。

    張愛玲是一位預言家,她在《傾城之戀》中這樣寫道:「……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在別的國土上,傳奇的故事也許是短命的。可是,在我們的土地上,悲哀冷酷的傳奇故事往往是週而復始,天長地久的。

    特別耐人尋味的是,傅雷是一位藝術修養極深的人。他在給自己的兒子聰的信中這樣來談論藝術的欣賞: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情,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瞭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瞭解自己。

    可見,一個人當了批評家,表面上是變得深刻,而其實往往是敗壞自己的藝術感染力。

    許多人有了知識,有了學問,有了身份,由於他們站得高看得遠,腳下的土地的美麗的風光反而視而不見。他們有的由於情感乾涸,心靈變得粗糙;有的是居高臨下,失去了平常心,喜歡把別人當作教訓的材料。

    明白了這一層,就明白了陶淵明讀書時「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樸素和高貴。

    我國著名學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苦口婆心地告誡中文系的學生,年青的時候請學習創作,讓青春的夢想自由的飛躍一回,把內心的潛能奮發出來。但千萬不要去搞文藝批評,那種去做專門撕裂別人文章意象的勾當只有吃飽了飯無事撐的人才喜歡干的。巴金先生講得更乾脆:讀者不是阿斗,自然會出來講話。

    其實陶淵明的「不求甚解」也是一種處世的人生態度。把生命恢復到最原始的真誠和單純之中,快樂就會越來越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